臺灣100專案介紹
方美霞 臺北市興華國小教師

方方i音樂


翻開音樂課本,內容包含了音感、讀譜、演唱、演奏、欣賞以及創作。其中,「創作」一直很難在音樂課裡實踐,原因在於學生沒有適當的工具,唱不準、也吹不好,看不懂的黑豆豆五線譜更是挑戰。音樂教學如何回歸到「聽」的藝術,啟發對美的感知、想像、和實踐,一直是老師的心之所嚮,卻囿於技能不足及設備器材等問題難以達成。

如今隨著科技工具的發達,只要順手滑、隨手點就能將心中的音樂演奏出來,玩音樂、做音樂是如此輕鬆自在,成功跨越了音樂創作的挑戰。本專案有系統性地發展出一套適用於國中小學生的數位音樂課程,利用平板以及軟體,不需具備演唱演奏以及讀譜的能力,便能進行音樂創作。期盼學生在獲得即時回饋、分享與實踐的教學情境中,憑藉可以不斷修正的科技功能,主動性的啟發聽覺敏銳度,獲得成就感,達到自我實踐以及音樂素養的養成。


專案具體內容:

本課程以數位音樂為創作平台,以樂曲創作為核心課程,「Making music/by the easy way/with the good idea」是課程的核心思維,透過系統性的整體規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運用平板和 APP 將一首首心底樂聲編織出來,更期盼學生的學習後勁力能因此被啟動,下課後、甚至在未來面對人生高低時,仍不忘音樂的魅力與慰藉,紮實的在他們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

一、音樂創作體驗:
教導學生運用藍調音樂、各音域的 DO 音,二胡樂聲、各類鼓聲的編制、不同類別的和弦等,將元素一一擷取出來,重新創作組成一首首屬於自己的樂曲。藉由 APP 多元功能,也可用採樣器為動物的叫聲取樣,搭配弦律,就是一首動物歡唱歌曲;或者使用虛擬 DJ 板,讓學生學習用音樂技法堆疊出舞曲的動態感;或者為一段無聲的影片,利用拖曳循環樂段的方式(LOOP)輕鬆編輯出適當樂風,使影片有了「聲」命;還有透過 APP 人物穿戴不同配件,因而組織出不同音樂,用聆聽力創作具有結構性的樂曲等。無處使用的知識是死的,因為需要而汲取的知識,即便現學現賣,都是「活知識」,我們發現,孩子的成就感蘊藏在活知識之中。

二、歌唱訓練:
許多孩子對歌聲沒有把握,對音準失去信心,因此透過 APP 軟體的伴奏,猶如在卡拉 OK 裡歡唱,亦猶如歌星有配樂的氛圍感受,讓學生卸下心防,慢慢累積歌唱經驗與實力;課程中也透過網路上分享的網友作品,讓學生立刻進入阿卡貝拉歌手(無伴奏合唱)的和聲狀態,先從模仿對方演唱開始,使用分段錄製功能,最後完成一首全部由自己演唱的歌曲。從完成一整首歌的經驗之中,能擴增學生對自己歌聲的了解和自信。

三、跨領域創作突破:
音樂很奇妙,可以為主體,亦可為襯托主體的配角,因此跨領域的音樂應用能拓寬孩子的視野。透過旁白創作,用說話當音樂,經錄音功能將學生的意念話語帶入影片之中成為輔助;也可選擇喜歡的繞舌音樂,為強烈又熟悉的節奏填寫歌詞,用語言表述力一起來感受 freestyle 的魅力;製作電子賀卡,學生使用 APP 提供的世界名曲片段,填入想對對方說的賀詞成為歌詞,還可加入影音,編制成完整祝福,傳遞感謝和想念;音樂對硬性的社會議題探討也有功效,例如空汙議題,先讓學生了解空汙、產生想法之後,透過音樂編創,音符代筆,傳遞內心的感受。

上述所有課程皆以六個層面為核心元素:「音樂感知」,以比較辨認、對應辨認、名詞應答等方式,進行音高、旋律、節奏、音程、音階等音樂知覺的開發。「音樂知識」,結合聽覺、視覺以及動覺等差異化模式建構認知,落實知識應用,而非紙上文字。「演唱演奏」,透過遊戲與活動,認識樂器的各項介面與功能,作為在真實情境中彈奏樂器的先備能力;演唱部分可以透過錄音、分享等方式及修正。「音樂創作」,利用軟體中的 LOOP 功能進行音樂的編創;了解音樂元素的特性後,進行詞曲的編寫創作。「音樂賞析」,將音樂賞析融入於上述四類型課程,使經典樂曲不停留在被動式聆聽,而是探索學習與主動聆賞。「跨領域」,與其他領域課程進行搭配統整,透過感染力強的音樂特質,注入意念或思維於其他領域,傳達心中所想。



成果與效益:

一、提升軟實力:
透過行動載具的機動性、可攜性、分享性,突破時空距離的限制,激發學習本質上的變化,誘發學生思維上的轉換,讓學習融會貫通,使知識生活化,生活知識化。跨越了演奏、演唱、讀譜等技能門檻,學生由音樂刺激中發展出更豐富的創造力、表達力、感受力,並帶動自發、互動、共好的素養層面,經由不斷修改精進創作,啟動對自我追求的實踐力。

二、燃起音樂熱情:
學生將對音樂創作的喜愛,類推到其他的音樂學習,例如原本對吹直笛感到挫折的孩子,在音樂創作中獲得滿足後,又主動重新練習直笛,成功將學習的成就感擴張拓展至其他音樂領域。學生對於課程也多為正面回饋:「完美的音樂課」、「沒想到自己可以創作音樂」、「希望音樂課天天都有」。更有害怕唱歌的學生,透過一次次錄製、聆聽、對聲音的調整,不僅印證「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導師」,也對歌聲有了信心。

三、啟動學習興趣:
打開多元觀點、刺激學習之後,學生對各類型樂器的興趣儼然提升許多,進行二胡創作時,沒想到學生眼睛都亮了,滑奏、撥奏、還搭配著馬蹄聲等等,玩得不亦樂乎,創作出非常多優異的音樂作品。此課程亦激發部分學生對於實體樂器的興趣,進而開始挑選樂器、學習演奏。音樂不僅成為孩子表達自我的媒介,更能與人在藝術層面上進行交流與溝通。音樂創作的教學得以激化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等能力,使學生在滑世代中不僅有了生活的便利,更取得行動學習的優勢。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2019年獲選為全球「APPLE 傑出教育工作者」,為台灣歷年來七位得獎者中,唯一代表參與 2019 APPLE 教育大會(澳洲黃金海岸)的音樂教師。https://ade.apple.com/login.jspa?referer=/welcome

二、整套數位音樂課程不僅成為新課綱全國教學模組示範案例,亦受邀編入 108 年私人實驗教育機構音樂課程。

三、帶領臺北市國小音樂教師社群,共同開發了數十個數位音樂教案,並於 108 年「雜學校」展覽中進行 5 堂公開觀摩課程。

四、至今受邀各縣市輔導團、臺北市教師會以及各級學校分享數位音樂達上百場次,參與人次超過兩千人。



相關連結:

【未來Family】創作不再是音樂家的事! 隨身樂隊 跨越音樂科學習障礙
【遠見雜誌】史上第一份流行音樂教材,如何搶救台灣文化力?
方方老師數位音樂教學分享網站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