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吳汶汶 臺北市士林國中教師

國文學思達之海納百川


至聖先師孔子是中國最早提出啟發式教育的人,他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老師應該在學生思考到一定程度時,再對他們進行啟發和開導。時間從春秋時期飛速前進到 2500 多年後的今天,啟發式教育有了個很潮的名字──「學思達」,顧名思義就是「自學」、「思考」與「表達」,目前教育界許多老師都熱衷這套教學法,士林國中的國文老師吳汶汶也是其中之一。

走進吳汶汶的國文課教室,一個「詞語賓果」遊戲,就讓全班同學玩得不亦樂乎、欲罷不能,這是吳汶汶的上課實景,也是「學思達」教學法的具體實踐,學生們透過練習生詞、填寫賓果卡、大聲唸出詞語等過程,訓練主動學習、反覆思考及勇於表達的能力,一堂課下來不但把知識讀進腦子裡,學習也變快樂了。

專案具體內容:

國際教育學家肯.羅賓森(Ken Robinson)曾說:「沒有學習,就沒有教育。」這具話深深震撼了吳汶汶,為了改變填鴨教育,讓老師們教得愉快,學生也學得有效率,她將「學思達」教學法帶入教學現場,以往都是老師被進度追著跑,再用大量考試來檢視學生的成果;在她的課堂上,反而變成學生拜託她多出幾道考題,由此可見翻轉的不只是教育方式,更是學生的學習態度。

「學思達」具體操作:教師自編問答式講義 → 課堂上發下講義讓學生自學 → 用問答題讓學生思考 → 小組討論 → 學生表達 → 教師統整補充。

【國文學思達的五大架構】

一、講義編制素養化
在設計講義時,使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先確認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WHY),再拆解課文、設計提問鷹架(HOW)、安排學習任務(WHAT),協助學生一步一步讀懂、讀通,培養核心素養,亦即 108 課綱強調的「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講義架構為「形音義 → 作者補充 → 文本分析 → 核心提問 → 延伸學習」,設計脈絡化、情境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自學、思考、表達」可流暢的在每一堂課運行。

二、形音義學思達
國字形音義是語文基礎,卻也枯燥乏味,吳汶汶設計「詞語賓果」,用遊戲來促進學習,一個小遊戲可同時訓練學生「聽」同學唸、大聲「說」出、「讀」出正確的音、「寫」出正確的字,四大基本語文能力,且學生練習生詞是「自學」,當他要填賓果卡時,要「思考」如何選詞?如何安排位置?而當被抽到的同學唸出詞語時,就是「表達」,老師依此檢核學生的難點,從而進一步指正或補充。以往若說要小考,出 20 題都會抱怨「太多了啦!」現在學生還會拜託老師多抽幾個,正好符合 108 課綱「自發」的核心理念。

三、作者學思達
課本當中作者介紹的部分很簡短,所以吳汶汶補充資料,訓練學生畫線及摘要策略,讓學生有能力自學。並設計三層次問題讓學生思考,高層次問題可加入小組討論、集思廣益,最後再透過學生發表檢核學習成果,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學思達循環。

四、文本分析學思達
傳統的國文教學,通常由老師拆解課文,再將賞析教給學生。而學思達教學則是老師藉由提問,引導學生一步步拆解課文,因此提問的設計至關重要。問答題能引發思考及好奇心、如何問出好問題,是許多老師初試學思達教學法常見的困惑,吳汶汶透過「黃金圈」、「PISA 閱讀理解三層次」、「ORID 焦點討論法」運用在國文教學上。

1、黃金圈:可用在編制講義,也可用來設計提問。學生七年級的時候,吳汶汶在每一課的講義上都有三層次提問,學生已被訓練有素。八年級時,她挑選一篇白話文本「來到部落的文明」,由學生運用「6W」(WHO、WHEN、WHERE、WHAT、HOW、WHY),自己設計題目讓小組互相提問,翻轉「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課堂,培養學生「自學與思考」的能力。

2、運用 PISA 閱讀理解三層次,設計提問:
(1)「擷取與檢索」──能從閱讀的文本中,找到所需的資訊。
(2)「統整與解釋」──閱讀後,能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
(3)「省思與評鑑」──將所讀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搭配「異質分組」將學生依學習程度分成四層級,分別為程度強的「進士」、程度中強的「舉人」、程度中弱的「秀才」、程度弱的「員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可自我認識、自我挑戰,因此進行學思達教學時,是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為學生搭建鷹架。

3、ORID 焦點討論法:轉化在國文教學上,可使提問設計趨於更細緻與聚焦。吳汶汶讓學生觀看「生命鬥士力克•胡哲」的一段影片後提問──
(1)Objective (客觀事實):影片中,你看到或聽到什麼?
(2)Reflective(感受反應):影片中什麼地方有趣、驚訝、感動、鼓舞或讓你沮喪?
(3)Interpretive(意義詮釋):從影片聯想到什麼?最實用的是什麼?有新的領悟嗎?有類似的經驗嗎?
(4)Decisional(作出決定):在未來的人生中,你會用什麼樣的態度與方法來面對?

五、學習表現學思達
許多剛接觸「學思達」教學法的老師都以為,所謂表達就一定是上台發表、拿麥克風回答問題。但吳汶汶發現,學思達另一項可以讓老師轉化運用的特色,就是「想要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就設計什麼樣的問題或活動。」

1、口語能力:傳統課堂都是「老師說、學生聽」,看似學生已把知識聽進腦海裡,但其實有些學生左耳進、右耳出;有些學生有聽沒有懂,甚至有些學生聽完回家就忘一半。國中並沒有專門的「口語表達課」,所以吳汶汶在每堂國文課都運用問答題來帶動學生討論,有人說話即有人聆聽,學生天天有國文課,自然而然養成正確說話與聆聽尊重他人的表達習慣。例如在教完《為學一首示子姪》之後,要求學生進行「一分鐘短講」,先寫演講稿,接著小組互相練習、說明評分標準(有無拿麥克風、有無帶稿子上台、時間掌控是否精準、演說內容是否符合議論文架構),最後再讓同學舉牌互評,藉此讓學生又多了一種特殊的學習體驗。

2、文轉圖表能力:除了文字書寫之外,也利用各式圖表,讓學習視覺化,對於不擅長文字閱讀的學生,學習效益更佳。
(1)分析議論文時,使用樹狀圖,讓人一目瞭然。如〈為學一首示子姪〉、〈雅量〉。
(2)分析記敘文時,使用「螺旋式曼陀羅」、「故事山」,讓學生了解因果脈絡。如〈記承天夜遊〉、〈項鍊〉,也可以直接讓學生畫圖或畫漫畫。
(3)上《麥帥為子祈禱文》時,請學生先統整麥帥對兒子的期許有哪些,然後運用「雷達圖」,請同學評估自己在這些期許項目中的得分,畫出自己的能力雷達圖,協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提升。
(4)教《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時,請學生清點書包裡的物品,在「象限圖」上畫出「想要與不想要」、「需要與不需要」,再將物品歸類,學生很有感觸,發現書包裡大多是「需要但不想要」的課本、考卷、參考書,也讓老師省思,如何才能燃起學生對學習的「想要」。

3、行動學習:現在的學生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吳汶汶思考,如果能讓學生善用數位工具學習,學生的表現會更多元、更有感。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告訴我,我會忘記;教導我,我或許會記得;讓我參與,我便能學會。」
(1)段考前將國字注音運用「Quizlet」製作成題庫,讓學生自主練習。
(2)課堂上無法人手一機時,運用「Plickers」紙卡掃描讀取學生答案。
(3)運用「SparkPost」做出校園詩文風景明信片。
(4)運用「Clips」錄製《夸父逐日》的朗讀小短片。
(5)運用「TourCreator」搭配 VR 眼鏡,讓學生在上《我所知道的康橋》時,親臨英國劍橋大學。


成果與效益:

一、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循序漸進的改變:

1、自學習慣養成:上課鐘響坐好 → 坐好、準備好上課用具 → 坐好、準備好、開始自學 → 自動完成預習作業。
2、思考效率與互助合作養成:最快完成作答 → 最快完成作答並作答正確 → 能條列分析或歸納統整 → 願意指導其他同學。
3、發表能力與團隊向心力養成:主動舉手發表 → 口齒清晰、音量夠大 → 發表內容正確 → 能統整分析、提出觀點、具備創意 → 教會同學、協助其他同學發表。

二、學生針對「學思達」教學法,有許多正向的回饋:

1、「上課很有趣,可以學習同學和我不一樣的看法。而且不用死背,國文變得很簡單。」
2、「多想會更聰明,思考讓我獨立,表達讓我人際關係更好,學習讓我有知識。」
3、「非常的有特色,和以往的教學方式不同。以前都只有老師說話、學生聽講;現在不同,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互相討論,不僅成績進步,和同學的關係也變好了。」
4、「我覺得這樣透過分組一起討論,不但可以增加團隊的默契,還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我覺得很棒。」
5、「能多補充事件或人物的其他資料,不要只講考試會考到的東西。」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目前吳汶汶的線上社群「學思達國中國文共備雅聚」,人數已逾 800 人,老師們可隨時接收各項創新教學資訊,更可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心得。

二、實體共備社群平均每個月在士林國中舉辦,參與老師共有 90 餘人次,每場次聚會出席約 30 人,共同激盪教學火花。

三、吳汶汶的講義在 Shereclass 平台,超過 5000 次下載,老師們會互相分享使用心得與改編講義的成果。


相關連結:

學思達觀課@士林國中吳汶汶老師閱寫課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