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科學工藝博物館」是南部地區大型博物館之一,主要展示以科學、科技、工業為主,與國中小教育內容十分貼近。其中「科學開門廳」更是在早期九年一貫課程起步時,以課程教學內容體驗作為發展主軸。
民族國小將科工館納為教學場域,結合課程與展廳主題,課堂教到天氣變化與颱風危害單元時,孩子可以實際看到館內播放的「莫拉克風災劇場」;學生可以主動探索、驗證所學,更進一步參與學校招募的「小小解說員」訓練培訓,能夠對民眾解說內容,可以是學習者的角色,也可以是教學者的角色。
一、博物館展示廳融入教學──以科工館為場域
採取「學思達」模式進行課程覺察:
1.學──教師參訪,了解科工館目前館設資源。
2.思──思考現有課程與展示廳的對應關係。
3.達──走出教室帶領學生參觀展示廳,與主要學習內容互相應證,以海報或口頭進行表達。
二、博物館增能培力課程實施
深化博物館學習,招募中高年級學生成立博物館解說團隊。運用自導引學習單,利用暑假期間參觀鄰近科工館。學習深度探索紀錄,製作海報回到校園對同學進行介紹。
三、發展 108 課綱素養導向課程
主要對象為小一新生,成立實驗教學團隊,以認識博物館的功能為主軸,以聽、說、讀、寫、畫為五大基本能力,發展完整博物館教育課程。
【博物館資源融入課程的教學應用,以莫拉克風災展示廳為例】
國小自然科教學內容中,六年級第一單元為天氣的變化,第三單元為大地的奧秘,同為地球科學與環境相關課程。在天氣教學中,特別以流水對大地的侵蝕、搬運與堆積,對地形地貌的影響、各種天氣圖符號的意義及颱風的危害,作為教學主軸。
科工館六樓「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中的「沉浸式劇場──重回莫拉克」,以觀賞者身歷其境的方式來經歷風災始末,由氣象的觀點先介紹 2009 年 8 月 8 號前的天氣狀況,接著颱風的形成與結構,莫拉克颱風的走向與當時引入的西南氣流,如何在南部地區短時間內,集中台灣近一年的平均雨量,而導致豪雨成災大地變動,讓學生在短短 15 分鐘內,印證天氣單元中所學習過的概念,並與真實社會的天災進行連結,記取歷史教訓展望未來。
「風災科學觀」展示區中,學生能實際操作體驗氣象中的流水變化、科技防災與勘災,颱風的各項專有名詞與變化,如藤原效應、共伴效應等容易致災的天氣現象。除了動態的沉浸式劇場與重建之路間,學生也了解了風災過程的辛苦救援,與災民安置過程,省思與前瞻未來的道路。
在「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中,從氣象的觀點出發、到流水造成的地形與災害,將天氣變化、大地奧秘與社會需求,做一個整體性的描述呈現,與未來 12 年國教的核心素養課程切合,跨越學科分際值得在課堂中,作為一個主題項目讓同學們深化思考與討論,議題更貼近真實現狀。
【科工館小小解說員團隊】
為了更進一步深化博物館探索教育內容,希望學生主動學習,採取學習、思考、表達的教學模式,規劃「解說員培訓」。由學生同儕互相帶領與引導的方式,進行博物館的學習,更進一步產出 108 年實施的新課綱「素養課程」。發展過程可分為四階段:
1.第一階段:教師社群
由自然科老師組成「走讀科工館社群」,先行規劃科工館 12 個適合各年段學生學習展館,對學年提出建議參觀的順序,適時的融入課程中,在日程上搭配科學園遊會、科展等全市性科學活動。接著,開始由外而內設計相關學習單,從地理位置、建立年代與目的、建築特色與分館,到內部各樓層的展廳名稱,讓學習者能預先進行探索。
2.第二階段:成員招募
解說員招募的主要對象是校內五、六年級同學。採取兩關的正式招募過程,第一關是閱讀一篇科學文章,並寫出重點進行 1 分鐘的口頭報告,取得預備解說員資格。第二關則是在暑假期間,由父母帶領到科工館中,認識各展場的配置,並且寫出 3 項自己最感興趣的展示品,在暑期末的解說員培訓營中繳交。
3.第三階段:訓練課程
(1)暑期解說培訓營由老師帶領到科工館內實地參觀,並對各展場進行簡單介紹,再由學生討論出展場主要表達的內容,以及選出 3 項重點解說展品。
(2)每周一午休進行解說訓練,從展廳認養開始,分派各展示廳解說員,接著撰寫展示廳簡介,進行各展廳 3 分鐘的口頭報告。再深入了解 3 項展示品做深入介紹,為期一個學期。每次介紹以 10 分鐘為限,訓練課程完成後即開始進行解說任務。
4.第四階段:解說任務
(1)在校解說是採取班級預約,在班級規劃參觀科工館前,預先在早自時間修進行該展示廳的簡介以及重點展示品,並視班級個別需求說明展示廳學習單。
(2)科工館實地解說則是運用 4 月 4 日兒童節前夕,由教務處規劃的 108 年度親子活動「科工館大冒險」闖關遊戲,小解說員即是當天活動的關主,需自己先設計解說海報及展示廳中 3 個問題卡,等同學準備好闖關時,先由解說員作展示廳簡介 1 分鐘,再抽問題卡牌,進入展示廳中尋找答案,找到答案表示闖關成功。當日闖關人數達到 500 人,頗受好評,並已訂於 109 年兒童節由新解說團隊再舉辦「跑跑科工館」的闖關活動。
【108 課綱素養導向課程規劃】
招募 15 位小一新生,以週三課後的下午四點,進行 1 到 1.5 小時的博物館課程,一年級先以認識博物館為主,從外觀特色到每一個地點的探訪,搭配科學手作活動行程 STEAM 跨領域課程,包括平等大道吹泡泡、能源走廊玩偏光、追風廣場──吸管飛機與降落傘、裝置藝術──凸面鏡、太陽、誕生、渾天儀──製作彈珠陀螺、裝置藝術──升天,螺旋槳與直升機、希望之塔──口吹火箭與水鐘、度量衡廣場──長度與高度、壓力。
成果與效益:
一、將博物館與課程內容結合
全台灣各類型的博物館,一直擔負著教育、展示、推廣活動等不同社會教育任務,而筆者碩士論文也以學童在博物館中的問題解決為研究主題,並對不同展示類型的學習效果有所著墨。比較台灣、日本與加拿大科學中心後發現,早期台灣博物館是靜態展示為主體,參觀為主要學習方式,近年已有大幅度互動式設施的設計,增進民眾參觀博物館的意願與學習效果。
只是,高互動是否就代表著教育效果呢?在兩年中不斷運用科工館進行教學,將教室搬到科工館,會發現具備課程先備經驗的學生,進到博物館後能迅速找到需要的學習內容,而與老師問答時也能把握問題重點,找到答案。可見博物館與課程教學面相需要十分緊密的結合。
二、培訓解說員以深化課程
從訓練科工館小小解說員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從單純的參觀科工館,開始發展到展示品的解讀,再到能對他人進行解說,符合翻轉教育理念──學習、思考、表達,三階段進程。108 年度,小小解說員已能規劃路線進行跨縣市的博物館比較與探訪,未來也將依序解說員訓練的過程,來撰寫本校特色發展課程,讓孩子從在地生根,展望未來。
三、結合科工館與在地民眾
科工館的親子探索活動結合科工館與當地民眾發展的活動,刺激在地的參與與博物館參觀活潑化,運用 PBL 問題引導式的教育方法,將參觀任務轉化到學習者身上,父母親帶著孩子找答案,既是學習活動也同時增進親子情感。從參與的家長口中說出,「原來科工館也可以這樣玩」,這些正向的活動回饋中,也正代表著對博物館教育的認同。
四、將課程落實在生活中
擺脫以往參觀走馬看花,或直接詢問學習單答案在哪裡的學習方式。轉為能對科工館內內外外如數家珍,也能靜靜駐足在展示品前做紀錄,接著與同學分享與介紹。而新課綱的素養課程概念,就是讓課程能落實在生活中,找尋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的一致,不再是考試歸考試,實際生活都不是那一回事。而經過解說培訓的孩子,未來朋友探訪時,也能親身帶領介紹家鄉的特色博物館科工館。
影響力與擴散性:
博物館是社會文明的濃縮體,透過博物館自學,可以快速掌握社會發展、科技文明、環境特色等脈絡。經過三年科工館的課程融入,與啟動解說員培訓之後,希望能讓師生對博物館教育有更深的認識。
本年度 SF 翻轉教育年會主題探索──跑跑博物館課程設計,與發展 CAS 架構課程,透過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展示,將展示區特色發展成問題引導 CAS 自學方案。運用真實情境 C 認知:環境教育中心的三層次問題引導,直接提取、操作歸納、比較分析,作為認識杉林溪環境特色背景知識。A態度:問題引導式教學,啟動問題解決學習,主動收集館內資料,擷取資料內容重點,深入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資料的比較分析。
相關連結:
融入博物館資源的國小科技教育 謝君偉老師自然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