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師範體系出身,曾經是互動程式設計師的蔡寶德,在填鴨式教育制度下,深受記憶無法集中之苦,他回憶自己小時候就像《哆啦A夢》中的大雄一樣,經常因為貪玩,考試考不好而被老爸痛打,但他並沒有因此排斥學習,反而轉念開始思考「如果學知識能像玩遊戲一樣生動有趣,那一定更有動力去學習、去破關!」於是蔡寶德懷著對教育的抱負,將 VR 融合文化與環境,透過科技輔助教育,希望讓孩子玩得開心,又學到知識。
【打造 AR2VR 共享平台】
傳統課本使用 2D 圖片與文字,傳遞知識的效果有限,為了讓學生跳進課本的世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及關鍵核心素養,阿特發互動科技打造輕便、穩定、快速的 AR2VR 導覽眼鏡,讓學生透過製作 VR 專題認識這片土地,教師也能製作相關的課程,放置於 AR2VR 共享平台上,與全台灣的師生共享。
以北新國小為例子,透過 VR 課程尋寶遊戲,除了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了解瑠公圳的家鄉知識,進一步還能為其他國中生介紹自己的家鄉瑠公圳,達到知識傳承的目的。
【VR 導入教育內容】
一、行政資源層面:各縣市設立 VR 教學中心,建置飄移設備計畫,提供各單 位教師設備借用。
二、師資培訓層面:持續致力於 VR 種子教師培訓,凡參與 VR 師資培訓課程的教師可取得結訓證明,通過考試則可獲得 VR 師資認證。
三、課程實施層面:VR 課程的實施與推廣,各縣市可擇一種子教師實施 VR 課程,進一步輔導該區教師,並可一年一次定期舉辦 VR 課程交流共享發表會。
四、學生習得層面:透過 VR 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學生參與製作 VR 課程,並可讓學生就自製或現有教材,向他人介紹,從事 VR 知識服務學習。
五、虛實整合層面:舉行學生小小文化導覽員博覽會,學生透過 VR 教育學習,進一步可向外賓介紹相關文化與產業,增進觀光客對於該領域的認識。
【VR 教學方法】
VR 教育不受限於科目,教學設計可以在地文化或相關產業為核心,結合 VR 創客,學生拍攝的 VR360 照片與錄製的導覽音,皆可成為教學內容,甚至能主導設計 VR 專題教學,透過 VR 尋寶課程、VR 虛實整合、實際訪查三階段的學習,完整學習相關知識。
一、專題導向的學習:以在地文化或相關產業為專題,學生透過 VR 學會相關知識,甚至在課後反思,進一步對現有的文化或產業能有更多的付出與貢獻。
二、工作導向的學習:AR2VR 平台上目前已有鼎泰豐、馬里亞納觀光局以及大潤發賣場等課程包,學校教育可結合不同產業進行相關學習,並可進一步前往相關機構實習。
三、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以 VR 數位化的課程為媒介,結合線下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四、提問導向的學習:學生將針對 VR 主題設計問與答,在這過程中能對主題有更清楚的架構與更深入的思考。
五、與他人連結的學習:學生在 VR 尋寶課程中,小組內有人在 VR 世界裡尋找答案,有人記錄,學生們在過程中可學會合作與溝通。
六、個人化學習:VR 尋寶課程因可反覆來回觀看尋找答案,無論是較為內向或學習較慢的學生,都可因應個別差異設計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解決方案。
【學涯發展】
透過專業師資培訓與教師的領導,學生從求學到求職,具有延續性與發展性。
一、學校內的專業學習:VR 融入教育結合 108 年新課綱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進而發展出三大面向:
1、自主行動──學生成為創客 MAKER,能創造 VR 課程內容。
2、溝通互動──分組教學可促進團隊互動,從觀看 VR 與記錄答案的過程中,學習合作與溝通關係。
3、社會參與──透過 VR 融入在地文化教育,促進學生在地實踐,學生實際探訪並可導覽在地文化。
二、學校外的延伸學習:國小學生學習用手機拍攝 360 照片與體驗 VR,國中學會 360VR 影片剪輯,高中學會製作 VR 專題課程,無論是 VR 課程創造、VR 拍攝剪輯,VR 導演或是 VR 程式設計,學生上大學可依照學習興趣,深造 VR 相關內容,持續耕耘職業興趣所在。透過與產業結合的課程包學習,也可進一步了解相關產業,了解職業內容,並探索職業興趣。
三、知識的創造與傳承:從知識、技能與情意面向,學生除了具備基礎知識與技能之外,最終能學習知識的價值,進一步的創造與傳承。
1、認知──學生透過 VR 教育,習得相關科目或在地文化、產業知識內涵。
2、技能──在具備基礎能力後,習得相關技能,進一步成為 VR 創客、創造課程內容。
3、情意──學生成為在地文化或產業導覽的推手,透過 VR 科技服務學習,習得知識傳承與貢獻的價值。
成果與效益:
AR2VR 所推動的 VR 共享課程平台,為台灣首創結合 AR 圖形辨識與 VR 虛擬實境混用技術,並能有效解決教育現場的難題:
一、降低空間限制:對於較危險的學習情境較難親身造訪,如火災、地震,VR 融入教育可模擬危險場景,並可針對細節做更深入的認識與探討。
二、降低時間/經費限制:以各地文化或產業為教材,有時受限時間與經費無法直接造訪,VR 則能減低限制,身歷其境感受場景。
三、共享課程:免費使用他校的課程包,只有製作才需要付費,減輕教師規劃 VR 課程的負擔。
四、輕便普及:人人都有的手機,搭配好的 VR 眼鏡就能上課使用,不再需要扛著笨重的科技設備。
五、穩定度高:不須網路,透過預載功能就不用擔心連線問題影響上課的節奏。
六、結合創客教育:學生不再只是被動吸收知識,而是師生共同創造 VR 課程,學生自行拍攝的 VR360 照片及錄音,都可成為 VR 教材內容,學生也可學習設計 VR 專題課程。
七、降低學習落差:對於較為內向或學習較慢的學生,VR 尋寶課程可讓學生反覆觀看直到找到答案,因應學生個別化差異。
八、支援多樣格式:互動資訊點可放置教學文字、聲音和 2D 照片,VR 導覽模式中並支援 360 影片、3D360 照片、3D180 影片,提供教學設計的多樣選擇。
影響力與擴散性:
阿特發互動科技──AR2VR,目前在全省已舉辦 104 場研習,除台灣本島外,香港已有 13 所學校在使用這個平台,針對 VR 課程的永續性,分別說明如下:
一、VR 課程製作的永續性
師生所製作的 VR 課程,將置於 AR2VR 共享平台,「一人付出,共同受惠。」使得 VR 課程可以永續使用,每位師生都會受惠於這樣的服務,隨時使用 VR 課程包。
二、VR 融入在地文化與產業的永續性
不僅增進學生對在地文化或產業的認識,學生將因熟知家鄉文化,進而導覽,透過擔任小小導覽員,讓國際看見我們的文化。
相關連結:
【三立新聞台】"VR創客"把科技帶入教育單槍匹馬到異鄉創業 【大愛新聞】體育客搭配VR教材 國中學生動起來 【經濟日報】人人都是XR創客!VR導覽眼鏡看見致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