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財團法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LOVE & ARTS 夢想 + 圓夢工程


「有時候你以為擁有渴望,其實是渴望擁有!」中國文教基金會「夢想 + 圓夢工程」紀錄片當中,喜歡跳舞的小胖弟說,都沒有人看他跳舞,這不僅是他的心聲,也是許多偏鄉孩子的縮影。

根據調查,全台灣有 42% 的偏鄉學童說不出自己的明確夢想,是都市孩子的 1.9 倍;偏鄉學童學才藝的比例更是不到都市孩子的三分之一,嚴重的城鄉差距讓他們面對的,不只是「經濟的貧窮」,更是「夢想的貧窮」。

深感藝文資源對偏鄉兒童有多麼珍貴稀缺,中信文教基金會從 106 年起啟動「LOVE & ARTS 夢想 + 圓夢工程」,扎根偏鄉藝文教育,邀請各領域的「藝術導師」深入偏鄉,透過半年以上的深度課程,幫助更多孩子開啟視野、建立信心,進一步敢夢、追夢、圓夢,最終自信滿滿站上舞台,讓藝術發揮改變生命的力量。這不只是藝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

專案具體內容:

「LOVE & ARTS 夢想 + 圓夢工程」有個創新的圓夢方程式:「夢想家個案」x「藝術導師」x「產官學」x「在地資源」x「打造夢想家圓夢舞台」,致力於讓藝術跨越城鄉,填補偏鄉藝文資源的缺口。此專案有四個預定目標──

一、健全偏鄉學童的心理發展:透過藝術教育開拓孩子多元視野,過程中強化孩子的自信心及自我認同,培養積極正向人生觀。

二、強化偏鄉學校特色教學:導入延續性的藝文課程或社團,助偏鄉學校建立藝文教育,落實偏鄉藝術教育永續發展。

三、擴散藝文公益影響力:藝文導師、偏鄉學校老師、在地志工和孩子們,都是推動藝文公益的種子,讓跨越城鄉的藝術力改變偏鄉孩子、影響偏鄉校園,更成為推動社會往上的關鍵力量。

四、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中的兩項內容──
1、教育品質──創造有教無類、高品質的藝文體驗,鼓勵孩子從小接觸藝文,進而終生親近藝文。
2、減少不平等──結合文化部、教育部及各地教育局資源,透過教育政策 推動,提供偏鄉學子零距離親近藝文之公平受教權。

【第一屆「夢想 + 圓夢工程」──《山中排笛手》】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樂合國小,和多數偏鄉學校一樣,教育資源缺乏,學藝術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但是自從學校調來一位老師,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位新老師來報到的時候,一坐下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我先聽他吹排笛。」樂合國小校長蔣淑芳說,謝展文老師是張中立排笛演奏團的種子老師,初次見面就以一曲《我願意》,向她表明自己願意調來樂合國小,不過這句「我願意」不僅表示願意來此任教,另一層意義是他願意用音樂,改變孩子們的生命。

「我剛開始學排笛的時候,一個禮拜才發出聲音,可是這裡的孩子,10 分鐘就發出聲音了,」原住民孩子的音樂天賦,讓謝展文既訝異又高興,經過數個月的勤奮練習,他帶著孩子們出發,前往花蓮縣吉安鄉街頭藝人審查活動,準備考取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張證照。

「我希望考到證照,賺錢買很大的房子給阿嬤住!」、「我想要有比哥哥強的一次,我要跟他炫耀!」、「我希望吹排笛是因為想上台,吹排笛給媽媽聽」儘管大家想考證照的目的不同,但他們都明確地知道,自己努力背後的意義。

12 名學生、1 名老師,聯手挑戰團體組和個人組審查,報考人數破 30 名,錄取率逾九成,最後約 20 人考取街頭藝人證照。考取證照後,孩子們除了能靠一技之長於街頭演奏,這段期間日夜不懈的努力,更是培養他們自信心、累積追夢勇氣的重要過程。

106 年 6 月 11 日,中信文教基金會透過力挺《我知道‧愛》公益巡迴音樂會,幫助花蓮 11 所學校,150 名偏鄉師生站上圓夢舞台。樂合國小的排笛隊孩子化身小小排笛演奏家,站上花蓮縣立文化中心的舞台展演,他們人生的第一場音樂會,獲得除了觀眾的喝采與掌聲,還有台下家長又哭又笑的感動淚水。「當他吹這個曲子,愈吹愈準、聲音也愈飽滿,這就是自信的來源,你可以看到孩子的眼神在發亮。」蔣淑芳既驕傲又欣慰。

「一把排笛,開啟一個全新世界!」中國文教基金會攜手排笛藝術家張中立老師,陪伴花蓮部落「山中排笛手」吹響圓夢樂章,短短兩年,花蓮縣排笛教育推廣規模倍數成長,每一個鄉鎮至少都有一所小學參與,學校數從 11 校擴大至 28 校,學生數從 150 位增加到近 600 位,排笛成了全縣校園的音樂特色。一個個小小山中排笛手,吹響愛與藝術之夢。

【第二屆「夢想 + 圓夢工程」──《那麼會跳的夢》】

《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在書的序言這麼寫:「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同樣的,所有成功的藝術家,也曾經是個什麼都不會的人。

東河國小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居民多為阿美族,其中三分之一的學生是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二分之一為隔代教養,因為經濟弱勢,學校沒有經費發展課後社團,全校僅 1 名學生有補習才藝班。許多學生在參加部落豐年祭時,看到其他國小的學生表演原住民舞蹈,激發學習舞蹈的渴望,但是東河國小地處偏遠,校方無力引進藝文師資。

享譽國際的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基於一份血液裡對家鄉深深眷戀的情感,在多次站上世界級舞台後,選擇回到家鄉台東創辦「布拉瑞揚舞團」,並且應中信文教基金會的邀請,進駐東河國小開課,帶領一群愛跳舞的部落孩子,在水泥地練習芭蕾,感受現代舞的魅力。

為了開啟孩子對現代舞的視野,布拉瑞揚為學生量身設計為期八個月的課程,每週 3 小時的現代舞課帶領學生從「認識舞者」開始。前四個月著重於孩子的肢體開發,引導學生活用肢體演繹生活素材,例如:想像自己是「一顆石頭」、「一隻蝴蝶」,藉此開發他們對身體的想像力。

107 年暑假,所有參與舞團的東河孩子,移地至布拉瑞揚舞團集訓,首次進排練室的小舞者們,彷彿離專業舞者更近一步,布拉瑞揚以知名舞作《漂亮漂亮》為授課重點,教唱阿美族歌引導孩子認同原民文化,進而創作現代舞。同年 11 月,東河舞團前進台東縣體育館,不同於台東其他學校專攻傳統原住民舞蹈,東河的孩子征戰「現代舞組」,榮獲甲等,隔年 3 月更進軍全國舞蹈大賽,獲得優等。

107 年 11 月 17 日,對東河舞團的所有人來說,是個重要的大日子,這天他們終於要圓夢了!「我希望媽媽可以來看我跳舞,看我舞得很漂亮!」、「我希望邀請媽媽,因為她是我最愛的家人。」、「上課的時候坐著很無聊,但是跳舞的時候會不一樣,會很開心!」、「我可以讓他們看到我的跳舞的實力……」孩子們努力築夢,更希望最愛的家人可以看到他們夢想成真的一刻。

歷經八個月苦練,孩子們咬牙撐過拉筋、體能訓練,絞盡腦汁嘗試創意舞步、認真練唱傳統原民歌謠,最後終於登上「阿棲睞藝術聚」舞台,以兒童版《漂亮漂亮》,為一年一度的「阿棲睞藝術聚」揭開序幕!在演出現場,孩子們邊吟唱阿美族歌謠,邊表現身體創意和韌性,展現自己的「漂亮漂亮」,讓觀眾尖叫、掌聲不斷。

東河國小三年級學生黃柏穎說,在布拉瑞揚舞團進駐之前,他的「舞蹈老師」就是網路影片,但真正站上舞台、實現夢想後,世界是這麼不同,「當燈光照在身上,我感覺站上了真正的舞台,成為真正的舞者。」對孩子既嚴格又溫柔的布拉瑞揚也說:「為了謝幕時想牽自己舞者的手、為了想在部落教育分享,我決定回到家鄉,這些孩子有天生的表演慾,站上舞台那一刻,只要他們有些感動,有些勇敢,一切就值得了,希望能幫忙更多孩子成為追夢的勇者。」


成果與效益:

一、全國第一本藝文教育 SROI 報告書
107 年「夢想 + 圓夢工程」──《那麼會跳的夢》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方法學(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衡量藝文公益的投入與產生之效益,藉由貨幣化數據呈現社會影響力,發揮最大社會效益。計算分析結果,「夢想 + 圓夢工程」每投入 1 元,將創造約 4.18 元社會價值,這也是國內藝文教育領域第一本經認證 SROI 報告書。

根據 SROI 報告書,參與 2018「夢想 + 圓夢工程」的學生,有 89% 增進人際關係、82% 提升藝文素養、更有 78% 的學生拓展人生視野並增加自我認同;同時,東河國小也因此建立藝文教育發展基礎,並開啟學校能見度。

二、連結地方政府資源,政策性推動擴大影響力
「夢想 + 圓夢工程」由中信文教基金會搭建平台,邀請在地企業響應,讓藝術教育資源在地扎根,此外,更邀請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協力,透過全國教育政策推動,擴大影響力。

1.第一屆「夢想 + 圓夢工程」──《山中排笛手》
獲花蓮縣教育處重視,107 年起成為全縣延續性教育政策,一鄉一校推廣排笛教育。推廣排笛的學校從 12 校成長為 28 校、學習排笛的師生由 150 人增加至逾 500 人、107 年 500 位師生於「愛‧飛翔」感恩音樂會演奏排笛,更締造亞洲紀錄,山中排笛手跨出大山,遠赴廣西、上海等地文化交流,並於國內外指標性 CSR 頒獎典禮演出,豐富生命經驗,拓展視野。

2.第二屆「夢想 + 圓夢工程」──《那麼會跳的夢》
藝術教育內容獲文化部、教育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肯定,鼓勵全國各級學校複製成功模式。中信文教基金會將第二屆「夢想 + 圓夢工程」導入 SROI,以量化數據呈現社會效益,希望透過企業拋磚引玉,邀請產、官、學界投入,讓藝文教育在地扎根。

三、廣獲媒體報導,吸引各界關注偏鄉藝文教育
「夢想 + 圓夢工程」看見偏鄉藝文教育的需求,提供偏鄉學子公平受教權,學子圓夢的感動過程廣獲各大媒體報導,除提升各界對偏鄉藝文教育關注,更進一步帶動政府部門、民間企業及在地力量共同參與、解決問題。

1、【中國時報】中信深耕偏鄉藝術教育 花蓮 500 學子登台破亞洲紀錄
2、【中國時報】圓夢推手 中信獲 CSR 影響力雙冠王──《山中排笛手》扎根偏鄉藝文教育
3、【聯合報】現代舞走進傳統部落 中信攜手布拉瑞揚扎根臺東
4、【中國時報】深耕偏鄉 中信圓孩子藝術夢
5、【自由時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 完成全台首本「藝文教育 SROI 報告書」
6、【聯合報】中信「那麼會跳的夢」投注 1 元 創造 4.18 元社會價值
7、【中國時報】中信圓夢工程 國際 SROI 認證

四、接連獲得國內外大獎的肯定
1、2017 年花蓮縣延續性權限教育政策
2、2018 年文化部、教育部全國示範教案
3、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4、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5、CSR 影響力獎雙冠王
6、台北金雕電影展三冠王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宜花東出發走向全臺
1、第一屆專案讓排笛成為花蓮縣延續性教育政策,從最初 11 校 150 位學生,擴至 28 校 600 位師生參與。
2、第二屆專案為東河國小 33 名學童開啟現代舞視野,獲文化部/教育部「文化體驗教育計畫」肯定。
3、第三屆專案由「無獨有偶劇團」為宜蘭縣特偏學校金洋小學 37 名學子,展開半年以上偶戲教學,帶領泰雅部落孩子走出大山,化身為操偶師。預計 10 年走遍全台。

二、整合集團資源搭建舞台
1、第一屆專案的排笛手與張中立於 106 年舉辦新舞臺藝術節記者會演出,107 年更登上「台灣創意週」舞台。
2、第二屆專案東河舞者受邀於 2019 中國信託公益回饋日表演。

三、表演躍上國際舞台
影響力獲 SROI 國際認證,「2019 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更邀請參與這個計劃的學生擔綱演出,躍上國際舞台!

四、訂定十年藝術在地深耕計畫。為了擴大「夢想 + 圓夢工程」的延續性及影響力,擬定十年計畫如下:

1、試辦期
106 年 1 月~108 年 12 月(共 3 年,3 個案):將藝文觸角延伸至最缺乏藝文資源的東臺灣,從臺東、花蓮、宜蘭出發,邀請藝術導師、官方、社區共同參與,推動偏鄉藝術教育持續扎根。透過試辦期的田野調查,聘請專業團隊進行訪談及問卷分析,深入了解學生、學校及偏鄉的需要,逐步優化專案執行策略。

2、推廣期
109 年 1 月~116 年 12 月(共 7 年,7 個案):五年內推展至離島金門與馬祖,讓多元藝文教育深入臺灣各個角落。


相關連結:

【三立新聞網】新舞臺藝術節!偏鄉學童操作戲偶演故事 站上舞臺圓夢
【聯合新聞網】中信「那麼會跳的夢」 投注1元 創造4.18元社會價值
【自由時報】花蓮500學子登台破紀錄 山中排笛手吹響夢想進行曲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