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臺東縣均一高級中等學校

原民文化──從在地到國際的人文關懷實驗教育


跨科整合早已是時代趨勢,但要打破學科框架何其困難?我們在擬真體驗概念、華德福教育啟發之下,一群分別教授單一學科的教師,挑戰以最柔性的藝術作為整合之媒介。

臺東均一的學生,來自全台十二個縣市、九個族群。不同的家庭與文化背景,要如何讓學生彼此關照、看見自己與他人之美、並且一步步成為對國家進而世界「有感」的全球公民,成為我們最大的挑戰。

七、八、九年級,我們分別以文化、生態與人權作為主軸,並在每一學期選定一個藝術展演形式。老師以身作則,帶著學生從手作海報、立體書、故事箱、皮影戲甚至聲景製作,一路讓孩子們從傳統祭儀、在地探究到了解自我,進而蛻變成一個更有溫度、更能多元學習的年輕人。

專案具體內容:

校內學生各有不同的原住民族背景,如何透過課程展現個人特色、強調差異之美,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們的努力方向。臺東均一教師團隊針對國中階段的學習,以「一年一主軸,再分兩主題」的方式串起三年的學習架構。

【七年級:手繪海報展文化】

剛升上國中的學生需要什麼?我們認為便是「心靈」的力量,唯有讓學生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與善,才擁有足夠的力量往前走,因此,這一年我們聚焦於海報。

★ 上學期:感受原民,展現「有形文化」

臺東是臺灣擁有最豐沛原民文化的地方,然而我們的學生對此卻相當陌生。因此,在七年級上學期,我們安排了「原住民:卑南年祭」主題課程,讓學生在進入國中的一開始,就能深刻感受彼此文化的多元與趣味之處。

當然,這樣的課程並不是只有「感受」與「體驗」的個人經驗而已。我們以跨科整合為目標,採用期末報告的方式,將學生在學期中學到的經驗與感受,化為一張張「有形文化」的海報,以物質為媒介,講述關於反映出的文化故事。學生文化背景多元,在他們互相分享故事的時候,透過有形的物質,發現彼此的相似與相異,並且開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族群的文化,回歸到自身的成長,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 下學期:走進寶桑,挖掘「無形文化」

延續七年級上學期課程的原民文化,下學期則以漢人文化為主題,從先民上岸處到市區,踏查他們在這裡的足跡,追索他們對於文化的理解。然而我們也思考到,學生的發展即將進入青春期的狂飆,老師該如何陪伴學生走過這段最為矛盾、衝突、拉扯的時刻?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沈澱後,我們發現經過上學期物質文化的欣賞,對於差異,學生懂得「尊重」與「理解」,而這些都是需要在一個「準備好的自己」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地深化,因此讓學生學習「聽見自我」是下學期的重點。

在探索自我的過程當中,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了宗教與信仰,無論是天主、基督、佛、道的「宗教」,或是具備自然力量的「野外」、「祖靈」,都是可以讓學生自我探究的媒介,而這些媒介,都指向一件事情:一個平靜的心靈。在佛教法師、天主教修女、五位校內教師的現身說法後,學期末便由學生們兩兩一組、自繪海報、站上舞台,述說他們彼此的「平靜時刻」。

【八年級:五感故事育生態】

在經歷過一年的文化洗禮後,課程的視域延伸至自然界。我們相信,人從自然來,亦往自然走去。而這一年,我們的藝術著重於「感官」。

★ 上學期:共感自然,述說「生態故事」

承接著上學期的文化主題,這學期我們從排灣族的文化出發,帶領學生探究,原住民如何與自然共處,又如何觀看自然。我們將課程設計為「向VUVU學習的智慧」。我們採以「每兩週兩小時」的主題課程,從感性的排灣族家族史、獵人文化、自然文學、世界原住民故事,再到理性的生態議題辯論、資源回收、生態累積等主題,在教室中逐漸累積基礎的知識。

無獨有偶,這學期剛好有機會參與到五年一次的排灣族「五年祭」,我們除了體會祭典中所顯現的原民智慧外,也能夠驗證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不論是圍繞著溪水的家族故事,或是獵人的自然觀、生態累積等。

學期末時,我們以「皮影戲、故事箱、立體手工書」三種藝術為媒介,學生三人一組,以一種媒介進行生態故事的撰寫與展演,除了原本就不甚簡單的製作之外,我們還設定講述故事的對象不是只有同學而已,還有國小部五、六年級的學弟學妹。我們相信,唯有將故事說得讓從未參與過的人身歷其境,才是真正的「共感」了。

★ 下學期:閉上眼睛,分享「故鄉聲景」

經歷過一年半的討論與實踐,我們開始思考著跨領域的主題式課程,是否能有不同的嘗試,以及不同的藝術展現方式。

這學期,我們將「人文」與「數理」的框架打破,找出彼此間的最大公因數。我們認為,「目標預測」(國、數)、「判讀圖表」、「辨認謬誤」(社、自)、「維持平衡」(國、自)是八年級的學生最為需要的素養。從學科本身出發,又不囿於學科的限制;而這樣的素養課程,又與臺東在地最為急迫的「知本溼地光電開發案」結合,將課堂當中學習到的能力,運用於理解此一議題,並做出行動。

我們發現,學生在參與社會倡議時,常是憤怒先行,甚至只有憤怒,無論對於行動或是理解議題本身而言,都並非好事。有著先前海報與故事的基礎,我們思考著該如何進行進一步地轉化?那就從「感官」著手吧!

視覺是我們最熟悉、使用率最高的感官。這學期在有著「擬真體驗」的概念之下,課程以「剝奪視覺」為基礎,進行一場「聲音地景」的展演。學生們三人一組,找出共同的主題,以個人旁白加上錄製環境音的方式,使體驗者與報告者一同感受;體驗的過程若只有聽覺則顯得單調,因此我們加入了其他感官的元素,成為一場場「聽+嗅」、「聽+味」、「聽+觸」的饗宴。

透過這樣的藝術表現方式,學生不僅將跨域素養融合其中,同時也加強持續關注在地議題的力量。

【九年級:攝影譜歌悍人權】

在經過了感受性強烈的「文化」與「自然」的善與美之後,我們將視角轉向了「真實」世界的關懷。我們期待,先前的善與美將成為力量,面對真實世界的力量,從而以己身的溫柔面對世界,成為改變的力量。

★ 上學期:踏上綠島,譜出「人權之聲」

每年的十二月為國際人權月。在校內,我們已參與了數屆國際特赦組織的「寫信馬拉松」活動,學生對於人權倡議已有初步認識;此外,臺東得天獨厚,與臺灣人權重要的基地「綠島」相距不過幾十分鐘的船程,因此我們預計於今年(2019)十月,帶學生踏上綠島,走訪前輩的人權之路。

在課堂方面,我們嘗試著在先前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國、數、自、社的統整教學。從政治犯歷史、監獄構造、監獄文學、週遭自然生態等角度探討綠島人權。每位教師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同時又可學習到不同領域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我們與學生一同學習、成長。

而在課堂知識的基礎之上,我們以「歌曲」發聲。孩子們早已習慣將自己的感受、想法,訴諸於音樂之中,而我們的歌曲,不僅限於詞曲創作,更有身體節奏、自製敲擊樂器等,譜出我們對於綠島人權的捍衛。

★ 下學期:歡慶開齋,攝出「南洋之美」

在臺東,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移工,而其中又以「印尼籍移工」人數最多,課程聚焦在如何讓學生在國中的最後一個階段,在自己的土地上關注到國際。

我們在課堂當中,導入不同面向的議題,諸如移民工文學、移工訪談、真人圖書館、印尼菜的故事,期待學生能夠透過這些議題的學習,持續關注就在我們身邊的移工。

此外,每年的六月都是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對穆斯林而言,這是件既神聖又值得慶祝的事情。而除了臺北的清真寺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派對之外,我們有著高中部「東南亞移動圖書館」的資源,他們將帶領國中部的學弟妹進行行動串連,連結「印尼生活館」的李秀蓮女士,舉辦屬於臺東在地的開齋節慶典。

對於移工,若我們直接採取「凝視」的角度觀看,則易顯得無禮;對此,我們以「攝影展」的角度出發,讓學生透過鏡頭,拍攝自己眼中的移工,以有情之眼看這個世界。


成果與效益:

一、「教學團隊」成為緊密學習網

我們相信,在要求學生做到之前,老師自己必須先做過一遍。這不僅僅是用以「說服」學生,更重要的是,唯有當老師自己走過一遍這條路,我們才能夠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問題,並且檢驗我們當初所預設的目標是否恰當。

此外,「學習氛圍」的「潛移默化」亦是我們在合作時的最大收益。我們發現,在教師進行真正的通力合作時,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受到這樣合作與互相激勵的氛圍影響,學習節奏較快的學生,他們願意主動挑戰自我;學習節奏較慢的學生,他們更加願意嘗試。而令我們振奮的是,也在這個時候,學生往往會發現自己的天賦所在,並建立起自信心。我們希望建立的是「師生共學」的學習網,學習不僅僅是學生的任務,也是老師的任務。

二、打破「考試」作為學習目標

在設計學習評量時,第一件討論的即是:三次定期考查的紙筆測驗,是否有調整的空間?我們認為學生在學習單科的知識內容之後,仍得透過紙筆測驗的方式檢驗其學習的基礎,但我們相信,有許多能力是紙筆測驗所無法檢核出的,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論與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概念之下,我們將第三次定期考查的方式抽換成「團隊合作報告」。

其檢驗的向度有:報告切題程度、海報呈現、內容豐富性、口語表達、團隊合作、學習態度等。在課程進行到學期中時,我們將學生分成數個小組,每個小組皆有一名任課教師擔任「mentor」的角色,負責引導學生凝聚意見、小組討論。學生準備此份「大報告」的時間,往往長達兩個月,在與mentor老師一來一往的過程當中,學生的素養能力也自然地成長了。

三、多元學習之素養累積

除了教室內的課程之外,我們每個學期皆有一次的「週末營隊課程」。這類的課程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舉凡文化的「卑南族年祭」、「寶桑地區的漢人登陸史」;自然的「原民智慧──排灣族五年祭」、「知本溼地光電案開發」;人權的「白色恐怖在綠島」、「開齋節派對」。透過這樣的課程,我們發現學生逐漸能夠以「同理」、「尊重」及「理性」的角度看待這個社會的許多事件,因而有了溫度。

四、藝術成為生命一部分

在進行課程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找出彼此對於「教育的共識」:該讓學生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誠然,要讓學生擁有這樣的力量與勇氣並不容易,尤其在面對到既有的社會價值挑戰時,這樣的勇氣常常委頓了。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便在自己的專業之中,挑戰過往最被「忽略」但卻是最柔軟、最通用的「世界語言」——藝術吧!所謂的「挑戰」並非質疑其意義,相反地,我們選擇「直面」: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成長,成為彼此觀摩的對象,讓藝術走進我們的生命中,使教師與學生成為學習共同體。

在課程進行當下,我們亦逐步調整「專業學科本位知識」的目的,找出我們對於「教育共同的目標」。如杜威《民主與教育》所言:「教育過程的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相信學生的成長並非僅能用量化的規準檢驗出,更能夠用「心」感受到。


影響力與擴散性:

在校內,我們從 106 學年度的七年級開始,著手進行課程討論與嘗試;到了 107 學年度時,新接七年級的教師團隊們,參考我們「文化、自然、人權」的脈絡進行課程討論,並於上學期期末做出「文化博覽會」、下學期進行「長濱阿美族 kinanoka 部落年祭」課程;此外,教師團隊合作的氛圍亦感染了行政團隊,每當我們進行教師期末報告演示、學生期末報告時,教務處、輔導室、學務處等處室的同仁,皆自發性地參與、紀錄,並在會後給予我們回饋。

在校外,我們團隊至「東華大學——花東中小學自主社群成長計劃」報告共學成果時,頗受訪視委員好評,除了好奇我們的課程構思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課程帶到其他的國中進行。


相關連結:

【獨立評論】你的白色恐怖故事,他們來說──國三生的綠島展演計畫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