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埤課思」代表「三埤與埤塘(校本與社區)」、「課程(系統學習)」及「思考(創新改變)」三個概念。期待三埤學生透過方案課程培養「自我覺察」、「在地認同」、「跨域展能」與「創發思考」的素養。「心靈桃花源」,這是對學校與社區發展的核心態度。期待建立屬於自己的「在地認同」的情感,並藉此學習新的元素,在未來能共構一個嶄新形態的社區桃花源。
【從社區脈絡開始】
三埤國小所在的三爺社區,在 60 年代,埤塘、藺草的在地植物養活本地人,水塘孕育,男耕(藺草種植)女織(藺草編製);80年代,螺絲與虱目魚,讓三爺埤社區走過繁華;90 年代,繁華褪色,產業轉型,社區逐漸老化,沒落痕跡處處可見。
在建立「在地認同」的課程願景下,學校社區文化媒材轉化為課程,首先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為奠基元素,讓學生建立每一個單元或主題學習先備知識的前導課程,讓學生能夠「有底子」進行社區見學或跨領域課程的學習。
接著透過楷模學習與社群增能,磨尖教師閱讀教學方法;然後安排社區走讀,進行混齡《跨年級》的學習模式,建立學生在地認同與社區關懷。讓學生從社區觀察、閱讀與提問、嘗試問題解決(發想、採訪、創作或為電影紀錄)、記錄與反思,學習系統思考。
【課堂翻轉走進社區產業】
埤思課上,不同年齡的孩子組成的小隊,前往當地最重要產業之一「虱目魚塭」參觀。孩子們看到低窪的乾土,紛紛詢問怎麼沒有水?原來魚塭正在整地,把水抽掉後,要重複的翻土、曬陽光;走到另一個正在養殖的魚塭,孩子們才知道,冬天溫度低,虱目魚嘴巴張不開所以不太吃魚飼料,冬天是長不大的……這些魚知識,透過小朋友與魚塭老闆陳爸爸的問答傳達出來。回到學校,老師帶孩子做魚午餐,自己捏魚丸、做魚排漢堡,中午大吃一頓虱目魚餐。
另一堂課,混齡的跨年級小朋友,拿著攝影機,組成小記者團隊,一起前往當地另一重要產業「螺絲工廠」參觀,小記者從螺絲的材料原型,問到出口會遇到什麼狀況,從生產線看到銷售端,聽著老闆吳爺爺講東南亞經濟,到螺絲出口的產業升值;參觀結束,拿著一些螺絲回到學校,兩兩一組利用螺絲及廢紙箱等材料,手作「彈珠台」。從設計圖開始畫,洋洋灑灑的創意,在實際製作時才發現有些 bug,必須想辦法解決。終於做好彈珠台,小朋友們相互介紹自己的創意,比賽玩耍。
【低年級的在地見學課程】
低年級:塞目魚的幸福 I、塞目魚的幸福 II:當魚遇見菜、番茄的滋味、愛作夢的螺絲釘等 4 個主題為例,進行低年級四個學期的學習循環。
內容示例:塞目魚的幸福
一、課程的意義:「塞目魚の幸福」,低年級課程設計選用「大家來逛魚市場」這本可愛又有內涵的繪本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軸。透過「繪本共讀」、「心智圖法概念圖」和「海洋奇旅」、「一日漁夫」四個單元,讓小朋友能夠了解家鄉養殖漁業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運用魚類資源。同時,在課程中,我們也融入「愛護海洋、永續海洋」的重要議題,讓課程的內涵更豐富。
二、課程次主題
閱讀:繪本導讀──大家來逛魚市場(+ 圖畫式心智圖)
見學:一日漁夫~戀戀蚵仔寮漁港見學
手作:棉紙撕貼畫~海洋奇旅
【中年級的在地見學課程】
中年級:虱情畫藝、魚菜我最行、快樂農場、螺絲愛玩客等主題。
內容示例:虱情畫藝
一、課程的意義:配合三爺社區的在地產業之一「虱目魚」,課程安排有虱目魚的起源、地理分布、生長條件、育苗養殖、到魚體外觀形態及內部構造…等,教材內容由淺入深。課程自然領域安排「魚體實體解剖」,讓學生不但對魚體外觀形態及內部構造有更深入的認識,且對於其功能構造之概念理解能更清楚的了解;藝文領域則是安排「魚拓+水墨畫」課程,讓學童更能善用多元素材將魚體外型構造融入畫作且進行延伸;而在綜合領域,則是安排虱目魚料理,讓孩童嘗試自己動手烹煮食材,進行食藝體驗。
二、課程次主題
閱讀:虱目魚 Q & A(心智圖──學生接寫)
探究:虱目魚魚體解剖(實作+學習單)
手作:魚拓+水墨畫、我是小廚虱 II~虱目魚料理
見學:虱目魚主題館參訪
【高年級在地見學課程】
高年級:拍攝的悸動:虱想起、魚菜共生專題、番茄的足跡、鎖住溫暖鎖住愛等主題。
內容示例:虱想起
一、課程的意義:以虱目魚養殖結合魚菜共生系統,透過參訪及深入訪談、影像記錄、微電影剪輯、養殖虱目魚做為學習成果,除了學會影片編輯、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虱目魚養殖對家鄉的重要,與魚菜共生種植的永續發展,激起學生對於自身環境的愛護與重視。
二、課程次主題
閱讀:虱目魚 160(提問+心智圖)
專題:學習訪談提問技巧、學習拍攝技巧、踏查攝錄訪談
手作 + 科技:文創 Maker~虱目魚雷雕、感測元件 Arduino 和溫濕度感測應用
【藺草與傀儡偶劇團】
除了在地見學專題學習,三埤國小將藺草、路竹傳統藝術傀儡偶戲,也融入教學設計中;並連結其他的校訂課程,包括「資訊邏輯主題課程」、「多元實作探索課程」、「國際移動力課程」、「科學主題課程」以及「圖推與閱讀理解課程」等結合素養導向的校訂特色課程等,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藺草復育微電影記錄專題:苑裡的藺草踏查、校園藺草復育和記錄、藺紙和植物染課程的發展等學習課程。
二、未來家園主題課程:以攝影為觀察的工具,以藝文創作為孩子發想設計的方案呈現,學習科技應用的內容,讓孩子從自己的視野觀察社區的角落,透過創作表現解決社區問題的方法。
三、結合傳統藝術傀儡偶戲進行在地文史與學習成果的展演:學校成立偶劇社團,從劇本、口白、操偶到配樂,都自己來。藉由表達三爺埤的故事、王爺的信仰等社區發展的故事,讓孩子於過程中改變木訥的個性,表現自信的特質。已經連續 3 年到日本進行見學分享,將學習的成果與在地的特色分享給不同國家的學生。
成果與效益:
一、整合計畫資源,透過埤課思的桃花源方案,逐步建立系統化的課程脈絡與教師課程發展的能力
透過方案整合 5 學校教師與學生學習累積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經驗,包括 12 年國教前導學校【校訂課程的發展】,教學訪問教師計畫【引導非專長教師社群增能】,「小校教育、翻轉在地」計畫【結合在地媒材的跨域專題學習試作】,「跨年級混齡教學」計畫【創新教學法試作】,科學教育專案【科學教育及學生科普閱讀的推展】,偏鄉社區創新創業計畫【創新教學教法試作】中小學永續城鄉展覽【校本課程發展:結合在地文史特色發展】等,作為這方案課程發展的厚實經驗和準備。
二、學生學習的改變:
1、能以自己的視野進行社區見學的能力:學生完成未來家園的發想創作,從孩子的視野來進行社區體現和觀察。孩子們在繪本中「把舊有的社區巷弄發展成小型的創意商店形式」、「虱目魚養殖結合生態工法與太陽能的綠能應用」,「埤塘、螺絲工廠與虱目魚養殖魚塭的永續共存」、「武安宮廟宇的科技導入與焚燒汙染減量的環保作法」等,未來如果真切實踐,三爺社區或許會有一種不同的景象和感動。
2、閱讀基本能力:方案結合閱讀奠基課程,讓學生擁有厚實基本能力。在全校性補教教學施測中,語文領域未通過比例低於 3%,識字量的成長追蹤高於平均值,更重要的是師生把閱讀變成生活的習慣,把閱讀理解策略變成領域學習的方法。
3、專題學習的問題解決能力:孩子從低年級以觀察探索來解決問題,中年級開始學習擬定問題,利用心智圖建立知識概念,引入領域學習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嘗試小型試作解題,進行分享與反思;高年級則利用提問的策略、實際場域採訪紀錄、微電影拍攝及學習科技應用的知識來進行專題解決;孩子能夠逐步地建立跨域專題學習的能力。
4、科技應用的能力:孩子學生應用程式邏輯、Arduino 及感測元件應用、網路資源的關鍵摘取、雷雕與 3D 列印的應用等,並結合藝文的創作發想社區的可能改變,也藉由微電影的剪輯技巧學習,讓科學與科技的應用和方案課程相結合。
5、合作學習的能力:混齡跨年級的學習讓孩子習慣跨年級地討論;六年級的孩子可以規劃引導專題的計畫經驗,五年級的孩子可以提供不同觀點的思考。四年級的孩子提醒科學知識的應用,而三年級的孩子則有細膩純真的觀察;一二年級孩子不分年齡小組見學共同遊戲分享,學習在童趣中建立正向的基礎。
6、藝術發想與創作:不同年級的學生利用藝術創作來問題解決,讓不同認知發展程度的學生都有表現問題解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展現孩子解決問題的視角;附帶價值是提升學生在視覺藝術的表現能力與對生活美學的體驗。
7、在地關懷與認同的態度:關懷和認同要從認識開始,這方案讓孩子對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開始有了觀察的興趣;對社區的人事物開始有了近一層的接觸;更重要的是會開始思索所處社區的美麗與哀愁並學習改變的元素,這是這方案最有價值的成果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自 105 年度起,在「高雄市小校教育翻轉在地」網頁平台分享理念及計畫給有興趣的學校參考;並於「高雄市創客博覽會與翻轉教育節」成果分享深獲肯定。
二、孩子學校特色課程的學習過程及成果影片上傳至 Youtube 及 Facebook 粉絲專業,獲得家長與在地人士的支持與廣為分享。
三、「埤課思的桃花源校本課程發展手冊」,分享給高雄市各國小的社群教師,作為校訂課程發展的經驗;「未來家園」創作刊物分享他校,做為以學生視角進行永續城鄉發展的經驗。
四、媒體對學校特色課程的報導,如「公視台灣囝仔讚」、慶聯有線電視以及鳳信有線電視的專輯介紹,分享方案課程給不同領域的朋友。
五、至國外學校交流分享。
相關連結:
【鳳信新聞】三埤國小傀儡戲團報導 【鳳信數位】(校園五四三)三埤國小偶戲團 劇本融合在地獲肯定 【日媒報導】台日小學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