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具體內容:
小毛本名黃致玠,是個在台北成長、不折不扣的都市小孩,會開始接觸大自然,是因為有一對愛玩的爸媽。小時候父母經常利用假日,帶他到戶外的郊山步道玩,有一次在山上撿到即將羽化的蟬,親眼目睹蟬羽化、脫殼的過程讓他十分震撼,開始對昆蟲產生興趣。後來就讀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時,小毛發現自己把昆蟲系想得太簡單,以為只要整日跑戶外、抓抓蟲就可以快樂畢業,導致大學一年級,差點因為蹺課抓蟲被二一退學,不過也因為這樣,他體會到應該要為「自己喜愛的事物」,主動學習知識。
畢業後,在自然教育中心工作,讓小毛體認到透過教育,可以改變大家對自然環境的重視,同時他也發現,現在的孩子出生在高科技時代,生活大小事都離不開 3C 產品,眼界逐漸執著於方寸之間,對螢幕外的廣大世界卻毫無興趣,也漸漸丟失原有的敏銳五感。為此,他希望透過蟲窩工作室的課程,幫助孩子藉由不同主題的感官訓練,在山林間重新開啟五感、連結自然,並從中學習對多變環境的觀察力和適應力,同時對周遭生態產生關懷,從大自然的磨練來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
【針對學齡前及國小學童開設專班】
蟲窩自然生態工作室的教學對象是3到8歲的孩子,課程為學期制,分為周末班和平日班,整套課程共有六大主題,每一主題各有五堂課,一個月上一次課,每次課程時間為 2 小時。課程內容除了原本設計的主題,也將相關的環境議題,如路殺動物、垃圾、環境開發等融入在課程中,希望切合時事的同時,也培養孩子關心生活周遭環境的同理心。
主題課程 1:五感體驗
學員年齡:初階班 3 到 8 歲;進階班 7 到 10 歲。
上課地點:象山公園、富陽公園、芝山岩步道、忠義山步道、碧湖親山步道。
教學內容:藉由不同感官主題訓練,讓孩子開啟五感,引導他們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觸覺跟大自然接觸,適合剛開始接觸大自然的孩子。
實例 A:找一棵樹
將孩子的眼睛矇上,請他用觸覺來感受一棵樹,接著拿下他的眼罩,請孩子找出剛剛觸摸過的那棵樹。
實例 B:蟲蟲捉迷藏
利用擬真的昆蟲扭蛋藏匿於指定地點,藉此訓練孩子的視覺觀察能力。
主題課程 2:動物山大冒險
學員年齡:4 到 8 歲。
上課地點:虎山溪步道、豹山溪步道、象山步道、獅山步道、大肚山貓仔崙、老鼠崎登山步道、阿罩霧步道、咬人狗坑生態景觀步道、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教學內容:走訪與動物名稱相關的步道,沿途仔細觀察、學習如何記錄自然資源,也鍛鍊基本的體能。
主題課程 3:大地的寶藏
學員年齡:5 到 8 歲。
上課地點:硫磺谷地熱景觀區、芝山岩遺址、貴子坑親山步道、大溝溪親山步道、大坑1號步道、捎來步道。
教學內容:走訪過去擁有礦石、生痕化石的近郊山區,認識當地蘊含的地底寶藏。
主題課程 4:水圳與溪流
學員年齡:初階班 6 到 8 歲;進階班 9 到 12 歲。
上課地點:半嶺水圳、尾崙水圳、登峰圳、瑠公圳、知高圳、水管路、忘憂谷、茅埔坑濕地、白冷圳、柳川。
教學內容:走訪與水資源相關的在地文化,了解如何與水共存、親近溪流。
主題課程 5:生態大食堂
學員年齡:6 到 8 歲。
上課地點:翠湖、挖子尾、關渡平原、和美山、大安森林公園、雙脆水庫、獅象山、龜殼公園、大坑 5-1 步道、台中公園。
教學內容:帶領孩子走進不同的生態系,了解大自然中所有成員的相互關係。
主題課程 6:野地生活家
學員年齡:6 到 8 歲。
上課地點:大坑 7 號步道、新田步道、鐵砧山風景特定區、咬人狗坑、北坑溪步道。
教學內容:從食、衣、住、行、樂五個面向切入,學習如何運用珍貴的大自然資源過生活。
【不直接給答案,以引導人自稱】
上課時,小毛從不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讓孩子藉由觀察,去跟生活做連結,想辦法自己找到答案。而且在孩子面前,小毛與其他工作夥伴都以「引導人」而非老師自稱,他認為,「在我的刻板印象裡,老師是一個單向的知識傳遞的角色。」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有興趣,應該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人類的老師應該是大自然,這些生物才是真正的老師,我只是作為一個中間的角色,把大自然跟人類串聯起來。」小毛說,引導人的工作就是讓孩子在沒有危險的環境下接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學習過程,教學相長】
「蟲窩的學習不是單向的,在我教授大自然知識給孩子時,孩子的反應也教了我很多。」小毛分享,曾經在野外遇到一個土坡,大人們覺得沒什麼,但對孩子來說,攀爬土坡是一個大挑戰,而且非常吸引人,所以後來他在帶其他班級的時候,就跟其他引導人從這次的經驗中調整課程的設計。
成果與效益:
一、孩子的改變
「有些小朋友一開始看到蟲,就躲得遠遠的。」小毛說孩子怕蟲是難免的,引導人會讓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調慢慢靠近,這時同儕的影響力很大,當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敢摸,也會覺得那是安全的,藉此引導人再慢慢引導小朋友伸手觸摸,或是由父母帶孩子一起摸摸看,就有機會突破孩子對昆蟲的恐懼。「原本很怕蟲的孩子,上過一學期的課程之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開始靠近、想去摸、去接觸,甚至比其他小朋友更勇敢。」
某次上課時,小毛與學員走在郊山步道上,沿路的樹上綁著登山隊的塑膠布條,休息時有家長問道,「為什麼樹上有很多布條?」小毛除了解釋,也特別說明布條對於一棵樹的影響,講完之後神奇的事發生了,竟然有小朋友跟家長,自動自發地去把樹上的布條拿下來,當下看到這樣的改變,小毛既欣慰又開心,「我當初創立蟲窩工作室,是有一些希望達成的目標,現在終於有一些種子發芽了。」
二、家長的回饋
張爸爸:「我覺得小朋友的求知慾本來就高,又加上好奇心,可以透過專業的老師幫他找到答案,我覺得還蠻不錯的!」
蔡媽媽:「感受得到老師們真正愛著這些動植物,不是只為了討好小朋友,用的道具都是就地取材,很有料、很真實!」
蕭媽媽:「小毛真的跟孩子們融為一體,而且好多有趣、有意義的活動穿插其中,讓都市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林媽媽:「非常推薦!我的小孩每個月都期待參加,他都說是去探險。」
楊媽媽:「今天第一次參加,小新哥哥有趣又生動地分享,大人小孩都不亦樂乎,能學到很多知識,並重新學會如何和大自然互動,期待下次的活動!」
何媽媽:「小毛老師很棒,徒手抓小昆蟲、動物讓小朋友觸摸體驗,並透過老師專業說明昆蟲動物的特性習性,很適合親子一起來體驗,在這個 3C 世代,居住在都市的小朋友很少有機會體驗大自然,這種課程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廖媽媽:「超喜歡!小毛老師敎孩子尊重環境!」
楊媽媽:「尊重自然的態度,培養孩子正確對待萬物的態度。很開心能成為共同努力的一份子,小毛老師、Fish 老師加油!」
三、未來的規劃
未來計畫與各種不同領域的冒險團體結合,設計溯溪、攀樹、登山等冒險課程,並將環境議題融入課程中,帶孩子去淨灘、認識海洋、河川汙染,引導孩子更深入認識大自然。
影響力與擴散性:
2017年:開始與勤美學(在地美學實驗計畫)合作,帶領孩子進行自然體驗。
2018年:開始與南台中家扶中心合作,帶著孩子體驗自然。
2019年:協助台灣母語聯盟舉辦的台語營隊、擔任營隊講師。
2019年:參加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舉辦的宜蘭綠領青年座談,並擔任分享者。
相關連結:
【華視】「蟲」返大自然 孩子們的自然引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