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臺南市和順國民小學

All Are In「博樂無雙」主題課


台南市和順國小,一所校齡 55 年,擁有 1300 位學生,80 位老師的老校,位於「臺江十六寮」之一的中洲寮傳統部落中,默默守護著莘莘學子。前幾年和順國小適逢退休潮,一群熱忱活力的新生代老師進入校園,成為課程發展的中流砥柱,55 歲的和順於是返老還童,重新揚起年輕的靈魂。

2010 年,距離和順國小僅 4 公里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營運,教師團隊立刻抓緊契機,開啟館學合作的【共生互利模式】,即為場域共生、人才共學、知識共創、學生共利。教師團隊聚焦於「學生需求」,掌握「在地優勢」,依循 12 年課綱,以核心素養為基石,為和順的孩子擘畫了一個以臺灣歷史為主軸,以博物館為橫軸的課程網,讓和順的孩子乘著素養的翅膀,起飛翱翔!

專案具體內容:

【古今通伯樂,國際拼無雙】

課程以「博樂」及「無雙」雙主軸線交織,建構孩子學習的堅固磐石。「博」,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課程的探索源頭,以臺灣史課程為學習的素材,讓學生在國小六年中,依循漸進式加深加廣的學習脈絡,成為博古通今的歷史小博士。「樂」,以體驗式的動態學習策略,跨越教室的學習場域,運用多元的評量模式,提供學生展能的契機,讓學生成為學習小玩咖,享受學習的樂趣。「無」,善用雲端資源搜尋統整知識,並在雲端裡分享學習成果,進行回饋與反思,甚至讓孩子回味,以行動學習的模式打破學習場域及資源上的限制,進行無界限的學習。「雙」,指得是雙語教學,聘用外籍教師及強化英語教師專業,強化學生英語力,增進國際交流的機會,勇敢開口分享,擴展國際視野。

【六年闖六關,闖出孩子的世界觀】

階梯式教學,孩子每一年都有一個目標期待突破,在達標之後,滿滿的成就感也隨之而來。一年級是「悠遊史博小玩咖」,在司令台的牆面,畫上歷史文化故事做為教學素材,以遊戲方式讓學生感受臺灣史的有趣,並實地走訪臺灣歷史博物館,也透過桌遊闖關活動認識館內學習設施。二年級為「戲讀臺江故事通」,教師解說臺江歷史故事後,學生從中自由彩繪創作,並擔任主播運用故事重述策略,進行看圖說故事的活動,此外依著校內古地圖與 Google map 進行古今地圖對照,討論家鄉地理風貌的改變,對家土更有感覺。

三年級的「尋根中洲探險家」,依照校本教材「尋根中洲探險家」進行閱讀 PK 賽,實地到學甲中洲白礁亭探訪、慈濟宮尋根與烏鴉落洋穴巡禮,最後利用 Air more 平板跟學弟妹分享走讀心得。孩子逐漸長大,便訓練他們將腦海中的知識,對外轉述分享。四年級「導析家鄉解說員」,分組蒐集並統整土埆厝、廟宇、十家將及日式街屋等資料作導覽海報,寫成解說稿,並實際至臺史博擔任小小解說員,面對觀眾訓練膽量。

五年級「探究歷史小行家」,教師先演「唐山過臺灣」給學生看,針對面臨歷史的兩難做討論,並透過撰寫家書,換位思考體會清代新移民之辛苦,也給相關主題讓學生更深探討;運用馬賽克拼貼,逐年將校園廊道打造為歷史廊道,呈現史前到民國時期的事件。最後一年集大成,六年級是「唱遊歷史劇作家」,透過音樂課詮釋臺灣各時期人民心聲,撰寫劇本解說稿、練習戲劇技巧以及創作配樂;深入新住民議題,分析其移民過程之困難,研究解決策略並進行分享;到臺史博擔任戲劇導覽員,以完整的戲劇演出為遊客生動的介紹各時期的史實。

【CKEYS教學法,一串打開教室的神奇鑰匙】

和順的教師團隊研發《CKEYS 教學模式》,以合作(Cooperate)、求知(Knowledge)、體驗(Experience)等學習策略,形塑「解決問題、自我精進、國際理解、團隊合作、科技資訊、溝通表達」六大能力素養,自製創新教材,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樂於分享(Yes to Share),同時在團隊中能自省吾身(Self-reflect),每一步都朝著更豐富精采的路前進。E 化資訊,建立雲端資料庫、建構學習階梯,讓孩子主動探索資料,記錄尋根、解說、應用的歷程,讓「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皆跨出教室,於此榮獲了教育部肯定,獲行動學習優良學校,並列選為台南市二十所 STEAM 典範學校之一。

有了好的學習策略,也試圖吸納學習資源,共創多贏成果。學校延伸教學場域到臺灣歷史博物館,拓展服務的領域,為場域共生;教師與博館研究人員定期共備進修,為人才共學;打造全臺唯一館學合作的歷史教材,是知識共創;學生享受博館資源深化學習,並擔任館內解說員、戲劇導覽員、志工等回饋館方,此為學生共利。除了史博館,觸角也延伸至產館學各界,可成科技、高通科技、遠傳電訊、臺史博志工、臺江社大、學甲中洲社區發展協會、長榮大學媒體系教授、「美好的事」劇團、藝禾畫室等等,外掛資源合力打造完美課程。

評量的方式也不再一樣。教師發展小小解說員與戲劇導覽員認證,四、六年級則可獲得臺史博解說認證徽章,而遊客成為了最好的見證者。面對不同的孩子希望有多元的評量方式,且不斷求新求變,例如低年級提問桌遊卡、彩繪繪本實作,讓學生學習解說技巧、自主操作問問題,主動學習說故事等。還有一件孩子很喜歡的事,就是三、五年級以平板錄製尋根之旅與歷史牆解說,上傳雲遊學平台,小組討論分享,不僅孩子能自我檢核修正,家長亦能同步見證孩子的成長。

【以說故事的能力翱翔國際】

有舞台對表達力的訓練很重要。和順學生從三年級開始上表藝課,訓練台風、口語表達及肢體動作,四年級除了在臺史博擔任小小解說員,也在圖書館演出捲簾上的臺江故事,並結合英語課,運用讀劇的方式演出鄭成功的故事。五年級教師運用教具箱,帶領學生穿越時空來到「唐山過臺灣」的時代,教師演活當代人物,讓學生更多體驗當時的生活脈絡與人民感受,到了六年級則集體創作台灣歷史劇,於臺史博演出,用戲劇化的方式向觀眾解說。

戲劇的張力和感受性豐厚學習的內涵與方式,是學生多元展能的契機,也昇華了導覽力。並透過故事力與南台科技大學合作,進行國際志工蹲點計畫,由來自美、南非、澳洲等國家的大學生駐校,利用視訊及 Facebook 平台與克羅埃西亞、日本等國學生互動,讓學生領略各國的文化開拓國際視野。要向國際發聲錢,英語教學亦不可少,和順參與台南市雙語實驗計畫,採用 CLIL 教學法,提升學生聽說能力以及生活應用力,並帶學生到新加坡與宏文學校交流,入班學習,體驗跨國學習。

【上課金趣味,是學校更是史學館】

自 2013 年,和順國小開始將校園變身為歷史博物館,師生共建歷史通學廊道,以馬賽克拼貼出一幅幅的台灣歷史圖,把司令台齊心繪製成歷史文化牆,並設置 Qrcode 解說網頁內容,供學生、家長一起認識臺灣歷史。另外有一個神祕的小驚喜,密藏在學校的圖書館中,當圖書館窗戶捲簾往下放時,學生繪製敘說臺江以及中洲寮的故事,就會呈現在一片片的捲簾上,向人們娓娓道來這片土地發展的歷程。於是,整個校園一起說著歷史故事,無形中不斷強化了孩子的感官知能,更多的體會生活、增加美感。


成果與效益:

【1300 個孩子,沒有一個孩子被放棄】

和順國小全校 80 個老師,沒有一個人在這個課程中缺席。經過七年的發展與修正,讓全校 1300 個孩子沉浸在以台灣歷史為主軸的校本課程中,以螺旋式的方式,加深加廣的學習,老師們的努力讓台灣歷史博物館歷任的館長們都大為感動。2014 年,呂理政館長說:「我們邀請了許多學校一起研發課程,和順國小是第一所不怕開發課程的麻煩,願意為孩子努力的學校。」2017 年王長華館長感動流著淚說:「我在多個博物館擔任過要職,卻第一次看到學校的老師們願意為孩子這樣的付出,看見孩子有模有樣的解說歷史文物,實踐了博物館最重要的價值。」

弱勢的孩子更是老師們關注的焦點。四年級的聽障生小松,上了一年「導析家鄉解說員」的課程,於今年五月和全班到台史博擔任小小解說員,耳上架著助聽器的他,站在「十家將」的人偶前面,自信地對遊客們介紹其文化歷史,小松的父母,看著眼眶都紅了,對自己的孩子感到榮耀。

小衡則是個有閱讀障礙的五年級學生,讀一年級時連唸課文都有困難,但在學校首博課程中,多元的展能與學習方式,開啟他對學習的興趣,也提升自信,到了五年級以「歷史全知道」這套歷史讀本為基底,融入閱讀策略,讓他在語文上的表現突飛猛進,在五上的國語測驗中進步到七十分的成績,非常振奮人心。

【高達九成的孩子成為歷史小博士】

依據教師團隊 CKEYS 精神所設計學生手冊的評量回饋表中,發現 107 學年度的回饋統計顯示全校 1300 個孩子,90% 以上的孩子都具備了「解決問題、自我精進、資訊科技、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國際理解」六大核心素養。「一開始覺得很難,稿子總是背不起來,經過練習之後,發現好像也沒那麼困難,現在覺得自己的膽子變大了」、「我覺得自己變得勇敢了」、「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別人,感覺很棒」、「一開始會有人不願意,後來慢慢跟上了以後,全班就變得很有默契」等皆是孩子學習之後的感想。還有位高年級的同學鼓勵忘詞的中年級學弟妹:「沒關係,忘詞很正常,你看我旁邊這位同學,之前一整段都忘記,很誇張!」同學趕緊回答:「過去的事了。」全班溫馨的笑成一團,緊張受挫的學弟妹也瞬間釋懷,一股學生扶持學生的氣氛,油然而生。


影響力與擴散性:

從在地到國際的影響力與可複製性:和順教師團隊研發的《CKEYS教學模組》受邀到在地各校分享約 28 場,課程推動廣受各校肯定;全國各級學校為了參訪本專案,到臺史博聆賞解說與戲劇導覽超過 15000 人次;本校學生與克羅埃西亞、新加坡、美國等 10 國進行國際交流,分享臺灣歷史、在地文化與美食。因教學與文化傳遞的成效顯著,當和順述說台灣的故事,許多媒體也述說著和順的故事。


相關連結:

【聯合新聞網】小學想畢業 先當博物館解說員
實習小館員~探索博物館的秘密!
校本課程串聯歷史 和順國小學生訪學甲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