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李弘善 新北市橫山國小教師

把大海帶進教室──客製化的海洋教育


在電影上,為什麼「黑幫」常常用「鯊魚」當名字?鯨魚和海豚有什麼不同?鯨魚和海豚是不是都很聰明、很愛講話?海星沒有腳怎麼走路?寄居蟹與海螺不一樣?海洋生態多采多姿,海洋科學、海洋文化更包含許多學科,內容非常廣闊,適合融入各學科教學中,是跨領域教育。但是怎麼融入卻考驗著老師的能力。

教育部建議將海洋教育融入各領域,現場教師卻大多缺乏海洋專業知識與教學知識;在小學任教 20 多年的李弘善老師,不僅擁有海洋專業知識,更推廣海洋教育 20 年,常常遇到老師即使有興趣進行海洋教育,但是「有意願不等於有能力,有興趣不一定能施行。」僅僅讓老師看海洋影片無法確實增能,而是要支援對海洋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幫助個別老師發展出專屬課堂的特色教案。


專案具體內容:

海洋教育是一種「跨領域學習」,但教師多半獨立教學、單打獨鬥,當老師面臨時間與經費不足、專業能力不夠、缺少教材與教具等問題,教學就會偏向靜態的影片播放,教學內容則以海洋生態保育為主,而忽略了海洋科學(物理、潮汐)、應用科學(船舶)與海洋法政,海洋社會更是教師最少碰觸的題材。

推廣海洋教育必須從現場教師的增能開始,而教師的增能方向,更要依照每位老師的不同狀況而調整。在 2017 年得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劉湘瑤教授的支持後,李弘善老師決定組織海洋專家團隊,協助現場教師順利海洋教育。

簡而言之,此專案並非設計一套海洋課程教案,教老師如何在課堂上教海洋教育;而是藉由接觸對海洋教育有興趣的老師,包含幼教、國中小、高中職、藝術教育、自然科學科、語文科、數學科老師等,由團隊與老師一對一討論,了解老師的需求,提供海洋知識與資料,並為老師的課堂設計專屬的教材教具,擔任教學示範等方式,因應每位老師的教職與專業各不相同,團隊與每位老師合作的內容亦不會一樣。

【成立海洋專家團隊與海洋教育社團】

面對教師有興趣推廣海洋教育卻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李弘善老師組織了專家團隊,成員包括海洋物理、地質、生物等專家,以及科學教育學者,甚至邀請資深潛水教練作為實地考察時的顧問,並且在臉書成立「海洋教育社團」,張貼海洋教育資訊並提供即時的專業諮詢。

此外,團隊精心設計教材,包括海洋科普文章與教案,還有海洋課外書籍;團隊自己下海撿拾貝類,製作成十數種貝類模型;更商請台北市科學教室的教務人員,提供教具製作的服務。團隊提供合適的教具與書籍給需求不同的老師,並免費到各校提供教學演示,及線上即時諮詢服務。此外,若有教師提出經費的需求,團隊也都盡力提供。

【招募教師,提供客製化服務】

2017 年 1 月及 5 月,李弘善老師分別舉辦了 2 場研習,第一場主講科學動手操作,第二場主講海洋法政,並邀請現場教師分享經驗,藉此招募有意願接受協助、在課堂上實行海洋教育的老師。此外,也透過臉書平台發布訊息,加上教師間的介紹宣傳,總共招募 17 名教師,包含幼稚園、國中小到高中教師。

團隊針對參與的 17 名教師,一對一溝通,調查需求與實施海洋教育的狀態,徹底了解每一位老師的專業、授課年級、海洋知識水平等,再依據老師想要的教學法,討論出適合的海洋教育專案。

以一位幼兒園大班導師林老師為例,林老師原本就設計以「深海」為整學期教學主題,命名為「深海地圖」,她想要在教室大面牆上呈現深海的現象,還要在牆上張貼等比例的人形,讓學生有身歷其境與大小比例的感覺;由於林老師並不曉得深海分層的各層深度,透過臉書向團隊詢問。我們提供林老師專業知識、書籍與 DVD,並研討出一套專屬教案。林老師以繩索當作各層的分界,標示深海生物的學名,讓孩子回家與家長共同找出生物的資訊(習性、深度等),再把生物的圖卡根據對應的水深,張貼於牆壁。小小孩們還自己發現,鬼頭刀與沙丁魚是同一個水層!經過這樣的教學,有的學生會特地要求家長帶去漁港或菜市場看魚,創造出主動學習的情境。

【從單打獨鬥,到自創教案】

參與專案的沈老師,在台中郊區小學任課,她從 2005 年開始執行海洋教育,起因是「鄉下資源匱乏,家長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剛好海生館有個機會,我便帶領孩子來一場海洋探險,藉此打開親師生視野,引起探索世界的動機,而海洋教育是轉機。」為了將海洋知識融入課堂,沈老師從一個「從無到有,從以為螃蟹都是紅色的海洋白癡玩起」,現在已經是為中部環教輔導團海洋教育的負責人。

沈老師與海生館科教人員長期合作,並與我們團隊建立密切聯繫,討論海洋教育的教材教法,例如軟體動物與寄居蟹的動手操作、浮力原理的 POE 探究教學、動物命名教學等等,還有團隊開發的教具、模型,並且提供各類海洋科普文章。

沈老師在她的「認識海洋生物」課堂上,向我們尋求支援魚類模型,團隊提供鯊魚與魟魚模型共 17 條,她認為「模型可以快速引起動機,便於確認外型。」另一堂「浮力」課,透過討論,她設計出「曹沖秤象」教案,該教案屬於《中小學海洋教育課程綱要》的「海洋應用科學」細類,此教案甚至成為海科館的示範教案,並且設計成行動教具箱。

沈老師的回饋中提到,「以往的操作方式著重知識性,以遊戲教學、戶外教學、融入藝文教學為主,您的資源帶入科學知識,從海洋生態、海洋環境跨入海洋科技,給學生新的體驗。」

每一位參與的老師都有不同的合作過程,但一樣的結果是,第一線的老師們,都從「對海洋教育有興趣,可是專業知識不足以支撐的窘況」中,順利將海洋教育融入自己的學科教育(包括藝術課、自然科學、語文課等)裡。

【海洋教育主題範例】

目前團隊提供給老師們的海洋教育主題超過 44 種,以下為列舉案例:

一、山上的海洋教育。
針對非臨海學校實施的海洋教育案例。延伸閱讀包括《山上的海洋教育》、《不一樣的畢業旅行》、《一連串的海洋教育──貝殼相框》、《菜市場學問大──從海鮮學習母語以及漁業》。

二、神奇海螺的家(與海科館共同研發)。
幫助學生了解貝類與寄居蟹的差異,並且曉得貝殼是貝類的骨骼、了解螺肉的構造。搭配活動為「解剖螺肉」、「觀察寄居蟹活體或模型」、「測量螺殼內的體積」。延伸閱讀有《貝類的成長》、《形形色色的海螺》、《大自然的建築高手──貝類》。結合自然科與數學科,適合三、四、五、六年級。

三、海灘小柯南。
教學內容為推測漂流物的來源、推測漂流物在海上的時間長短、漂流物對生物的影響、並解讀海灘的現象。搭配活動包括分類漂流物、以放大鏡觀察漂流物上的附著動物、分析海砂的成分、以洋流解釋漂流物的去向、替漂流物講故事或寫自傳。閱讀《海灘小柯南》、《漂流物上的小宇宙》、《海灘小柯南──探索奇妙的漂流物》等,結合國語與自然課,適合各年級。

四、海底火山與海洋生態。
介紹「大陸漂移學說」的背景,以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夏威夷火山群的現象,並學習計算火山移動的速率、以拼圖的方式重現盤古大陸、以打火機或蠟燭模擬熱點火山的移動。閱讀延伸為《會走路的火山》,結合自然、數學科,適合六、七、八年級。

五、深謀遠慮的日本──培育珊瑚捍衛國土。
從介紹珊瑚、日本藉由培育珊瑚捍衛國土、到介紹詭譎多變的國際關係。活動設計利用樂高積木與黏土,模擬珊瑚的成長;接著認識各大洋與臺灣鄰近的海域,並討論國際間互動。延伸閱讀為《沖之鳥島──深謀遠慮的日本》,適合五、六年級。

【超過半數老師,能夠創造或改編自己的海洋創新教案】

實施專案的過程,我們利用結構式訪談以及網路聊天室,不斷與參與教師構通磨合,找出適合個別需求的支援。老師們實施的海洋教育相當多元,有超過半數的老師在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動手做;將近六成的教師採用並改編團隊提供的教材;此外,有超過此外,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師融入「海洋應用科學」或「海洋物理與化學」等先前少見的題材,平衡了先前教育內容偏倚的困境。



成果與效益:

自 2017 年至今,團隊已輔導 17 名教師發展專屬自己課堂的海洋教育教案。根據課室觀察、網絡聊天記錄以及個別訪談,歸納出以下成果:

一、帶給學生全新體驗
教師有了即時且客製化的服務,實施海洋教育不但得心應手,學生也因此有了學習的驚喜。例如:教美術的張老師,雖然自幼喜歡海洋、也願意將海洋元素融入課程,但苦無外界奧援。透過李弘善老師親自前往學校作教學演示,並提供高倍放大鏡教具支援,她觀察到學生沉醉於探索的過程:「昨天讓小孩友使用放大鏡,看到小孩專注的模樣,我都不忍打擾他們;」甚至有學生沉迷放大鏡的世界:「今天一個原本很害羞的女學生開心的說,用放大鏡看東西,感覺自己快要被吸進放大鏡的世界裡。我覺得這樣的形容很妙,跟您分享。」

蕭老師任教的海事高職,學生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也不曾進過實驗室。蕭老師在帶領學生到戶外潮間帶體驗前夕,李弘善老師特別到班上帶領認識潮汐原理、潮間帶生物生存要領等活動,讓學生第一次體驗科學探索活動。

二、提升學習動機
我們在教學演示的過程中,發現課堂上的特殊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有了不同的反應。例如我們在新北市國小替王老師示範鯊魚教學,她發現,「平常情緒較有困擾的孩子……今天全活過來了」、「一位亞斯伯格症學生,今天上課竟然表現非常穩定」、「一位有妥瑞症的學生,平常一直不自主發出怪聲,今天我特別留意,完全沒有了」。

此外,我們還提供鯊魚的書籍與影集,放在班上讓學生借閱。秦老師回饋我們,學生與家長的反應是:「很多英文看不懂,但是圖片很美;影集多是帶回家由家人陪同一起看,反應都不錯;有孩子主動要求家長買書,以海洋生物為主;有幾位家長乾脆買百科全書給孩子查閱;班級圖書館閱讀課,自由閱讀時,主動閱讀海洋相關書籍者,明顯增加;同學間變得樂於分享海洋相關訊息(大多是生物),昔日極少。」這樣的教學引發了學習熱忱:「老師們和孩子們非常有興趣,所以在安排四下的課程計畫時,我們學年老師就決定要去基隆海科館。」

江老師為幼教老師,缺少海洋背景與教具,但是團隊根據課程需要提供水族缸與海星活體,讓學童就近觀察海洋動物的行為。幼兒園學童雖然沒上過自然課,卻透過活體觀察覓食、移動等行為。將老師也引導學童創作海星立體雕塑,還在水族缸底部貼格線並且分配格子給學童。結果學童「每天觀察海星會到誰的格子,增加對海星的感情」。幼兒園接受團隊的教學演示、教育、模型、書籍等支援,教師先引發學童的學習動機,並順勢在園區內展示海洋圖書與繪本讓學童借閱,最後舉辦海洋成果展。



影響力與擴散性:

參與的班級超過 30 班,超過 1000 人。影響包括:

一、教學法的創新:看過李弘善老師的教學演示後,一位數科老師決定在圓周率單元,加入海洋科學,實施動手操作;一位陳老師在個人課堂經驗中,首次以海洋模型進行教學。

二、持續的合作:有 2 位老師繼續合作推廣海洋教育。

三、作為現場教師與專家的橋樑:有 3 位老師實施戶外教學,由李弘善老師與數位海洋專家協調課程與需求。

四、持續提供教師必要的需求:葉老師雖然已經退休,目前繼續以團隊的教具義務推廣海洋教育。

五、建立海洋教育分享平台:臉書不定期貼出國內外研習訊息或海洋新知。

六、示範海洋教育新模式:團隊以實際行動支持海洋教育,且將研究成果分享於國內外期刊。




相關連結:

【臺灣讀報教育指南】讀報 編報一起來 人人都是總編輯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