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

與特教孩子站在一起,打造心態致勝的實戰教室


卡通動畫《多拉 A 夢》裡,有個神奇的道具叫「翻譯蒟蒻」,只要吃下去,馬上就能流利地講出各種語言。而在現實世界中,曲智鑛就是孩子的翻譯蒟蒻,因為他讀得懂孩子的心。

「上課坐不住、忘記帶東西、不寫作業、捉弄同學……」特殊需求的孩子在團體中,很容易因為「不一樣」而被標示出來,他們不是故意出錯,卻莫名成了師長眼中的問題人物,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但曲智鑛「不怕」跟孩子的特質面對面,因為小時候的他,也曾經讓爸媽與老師很頭疼。

正因自己小時候有「過動」傾向,曲智鑛更能體會特殊兒與家長的心境,創立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秉持著啟發潛能,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理念,透過專業的支持與陪伴,成為特殊需求孩子與父母成長路上的夥伴。



專案具體內容:

一、專案背景
小時候具有 ADHD 過動特質的曲智鑛,在念書時期闖禍無數,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當老師,後來因為陰錯陽差填錯志願卡,進入師院特教系就讀。大四那年擔任特殊生的家教,一開始只是輔導課業,時間久了就發現特殊生在學校之所以嚴重適應不良,是諸多原因交錯而成,於是他除了輔導課業,也開始關注學生在校行為與社交困難等問題。順利畢業拿到教師證後,他跌破大家眼鏡,決定不參加教師甄試,而是成立「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開始實踐自己的特教理念,踏上一條不同的教育之路。

二、專案目的
在「陶璽」,沒有一定的課程模組,而是「孩子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工作室每次活動後都進行 PDCA(plan-do-check-action),每年都會修正前一年的觀點與做法,設計更符合孩子與家長需求的課程。主要工作項目包括:
1、讓特殊需求的孩子放學後與寒暑假有地方可去。
2、延續特殊需求的孩子學校的個別化教育。
3、改善家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品質,讓家庭與學校可以更緊密合作。
4、協助校方入班宣導,改善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孩子在校適應困難的問題。
5、設計課程,帶孩子到實際的場域體驗學習,改善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問題。
6、製作均一教育平台的個別化學習系統,改善孩子學習問題。

三、創新方法
1、延續個別化教育,讓家庭與學校結合更緊密
學校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是針對特殊需求孩子綜合性的學習輔導計劃,應該在家庭、學校等任何與孩子有關的活動場域中執行,但學校特教老師能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限,孩子在家的時間又等同,甚至超過在校時間,如果 IEP 課後沒有延續,老師與父母的教育態度與方向不一致,就造成孩子的學習成效大打折扣。

曾經有個小二的學生,因為學校老師教一種算法,父母又教另一種算法,導致學習反應較慢的他無所適從,基本的加減法怎樣都學不會,經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與學校老師、安親班老師、父母協調,這個孩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熟練了基本運算。不僅如此,他常陪家長去學校開個別計畫的會議,為的就是把各個環境(校內、校外、家庭)的目標釐清,一開始受到很多老師抗拒,被誤以為是要來監督干預,他不斷努力和學校、老師建立良好夥伴關係,漸漸地,三方開始會互相幫助,成功增進許多孩子的進步。

2、週末留宿課程,強化孩子的生活能力
特殊需求的孩子學習速度慢,在普通班級上課本來就難以融入,再加上情緒與行為問題,容易干擾其他學生,不僅一般孩子的受教權益受損,特殊生的權益也被犧牲。而一般課後安親班大多不願意收這樣的學生,父母有時候更因面子問題,擔心孩子去公共場所會影響其他人,而減少帶孩子出門,這些因素都造成特殊生的社會性刺激不足,容易自卑、覺得自己被大環境隔絕,連帶的也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

陶璽工作室於每週五晚上,開放讓部分孩子在工作室裡留宿,除了訓練他們生活自理的能力,也藉此改善孩子的生活習慣,對特殊需求孩子的父母來說,也是一個喘息的機會。「孩子可以進步,家長也能適時放鬆與休息;家長的狀態愈好,孩子走得愈順。」同時,曲智鑛也投入均一教育平台的製作,透過互聯網的技術,設計個人化的學習系統,幫助特殊生在學業上,有適合的學習工具。

3、吃苦的營隊,把握機會隨時教育
寒暑假是學童累積課外知識技能的最佳時期,但特殊需求的孩子沒有合適的營隊可以參加。因此,陶璽工作室每年寒暑假都會舉辦營隊活動,讓孩子在這段期間脫離原生家庭,自主自立,訓練自己跟不同的人過團體生活,同時也練習調節壓力與情緒管理的能力。不過,一般營隊都希望讓孩子帶回開心的記憶,但曲智鑛的營隊卻很另類,他跟團隊老師帶著特殊需求的孩子南下彰化,跟文德國小生命關懷陪伴犬計劃、陪伴犬協會、導盲犬協會合作,讓閱讀困難的孩子唸書給狗狗聽,帶孩子參觀味道濃重的流浪狗之家,還把暴衝的孩子全安排在同一個「打架組」,他的營隊總是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嘗試與安排。

在吃苦、不舒服的狀況下,通常孩子都會說「我不要」,但曲智鑛說:「如果營隊過程都舒服又輕鬆,小孩哪會記得?當營隊中發生不高興的事情,就是老師把握機會進行機會教育的時刻,但這一點必須事先跟家長溝通好。」比方他曾經放手讓兩個時常口角、彼此挑釁的孩子真正打起來,事後再跟他們討論打架的後果是兩敗俱傷、沒有好處,事後孩子們就鮮少出現類似衝突。



成果與效益:

一、孩子從體驗中學習成長
曲智鑛曾經帶著三位自閉症的孩子,到北京參加四天的活動,之後再繼續前往內蒙古,沿途在沙漠中行走,除了培養團隊默契,也讓他們在自然課堂中探索自己。其中有一位 22 歲的大孩子,吃東西非常挑剔,每餐飯只吃饅頭和雞蛋,而且每到要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情緒,那幾天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衝突,但是曲智鑛仍然沒有因為心軟而妥協。營隊的最後一天,孩子和他分享感受,他說自己在這趟旅程中學會了什麼是忍耐。更意外的是,回到台灣後,這個孩子不但挑食習慣有了改善,飲食的彈性也被拉大了,「用十天的辛苦去換孩子的進步是值得的,我們真實地讓孩子去經歷團體生活,體驗不方便與不舒適的環境,了解不會因為吵鬧、發脾氣,需求就會被滿足。」這是曲智鑛溫柔的堅持。

二、孩子學會與自己的特質和平共處
曾經有一位自閉症孩子「特別愛出考題」,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出考卷,拒絕出門面對人群,曲智鑛的方式陪伴方式,就是去他家「讓他考」!他賦予這個孩子出考題的權利,每次見面都會預留一段時間給他出考題,甚至送他「如何出考卷」的書籍(教育測驗與評量)。「我不禁止他,而是讓他更有機會了解出考卷怎麼一回事。」沒想到漸漸地,這個孩子願意出門來找他,雖然目的是為了出考題,但孩子願意踏出房門了!「我記得那天我請他出 50 個考題,回來後他傳了一個訊息給我『老師,今天為什麼要出這 50 題?』」曲智鑛收到訊息後笑了,因為他發現孩子已經開始思考「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我是不是一定要做這件事情?」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曲智鑛直接協助輔導的個案超過 200 個家庭,間接受益的對象包含參與培訓課程的老師與家長。

二、曲智鑛從 2015 年到 2017 年的演講場次人數,保守估計超過 5000 人。

三、曲智鑛從 2012 年到 2015 年協助均一教育平台錄製教學影片,在個人 youtube 頻道的瀏覽量超過 200 萬。

四、曲智鑛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的專欄閱覽量超過 20 萬。

五、參與相關單位師資培訓,例如永齡教育基金會的課輔師資培訓、博幼基金會課輔師資培訓。

六、成為其他機構的顧問與督導,包含目前擔任臺大葉丙成教授創立的自學團體無界塾的顧問以及大陸惠州培智學校督導。

七、學校與家長團體的講師,到各單位進行課程講座,包含廣西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台中自閉症基金會、演講的單位有台灣各級學校與大陸各城市。

八、善用網路科技,避免重複性的知識傳遞,已與上海暖星學堂合作,將 2015 年與 2016 年的演講錄製成線上課程。

九、撰寫專欄與書籍,分享新知:目前擔任天下獨立評論、親子天下的專欄作者。

十、2018 年成立特殊教育工作推廣協會



相關連結: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