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程瑋翔 臺中市衛道中學教師

《小手拉小手,快樂學程式》公益課程


程瑋翔老師在台中市衛道中學教程式設計,他讓孩子發揮創意、自主設計小程式,並上台分享。2015 年,受到公益團體「好創意」的邀請,程老師帶著學生到「安仁之家」,由學生上台示範自己的作品,並帶著育幼院的孩子寫簡單程式。

2017 年,程瑋翔受邀至「林業生基金會」教弱勢學童 AI 課程,他複製「從衛道到安仁,小手牽小手」的做法,教導並訓練基金會的孩子,發現他們一樣能學好 AI 並培育成為講師。2019 年五月,這群已成為小講師的孩子自己規劃課程內容,幫國三的學長姐上課,以培訓學長姐成為下一代小講師為目標。今年暑假開始,「小手拉小手──程式課程計畫」將在林業生基金會一屆傳一屆的接棒下去。



專案具體內容:

電腦教室裡,投影布幕上顯示「貪吃蛇的自動循跡」Scratch AI 畫面。隨著滑鼠的移動,麥克風傳出稚嫩的聲音,有條不紊的講解如何操作設計自動程式;走近一看,居然是一位個頭甚至會被螢幕遮住的小五孩子,講解中還穿插模仿老師常會用到的問句,問完後繼續操作正確答案。

課室下並沒有學生,這是一堂程式設計的訓練課程,被訓練的對象,都是這樣的小小孩,他們都將成為「小講師」,帶著熟悉的桌遊程式寫作課,為育幼院、偏鄉孩子、弱勢學童、甚至是國中學長姐們上課。

【創課自主設計,上台報告體驗當小講師】

程式設計經過細分規劃,擷取出的「簡易 Scratch AI 遊戲特色課程」非常適合小學與國中孩子入門學習,藉由內容的多元性,程瑋翔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孩子「自主設計學習內容」,並藉此挖掘孩子的長處,如藝術美感、邏輯思考等。

從孩子們熟悉的小遊戲入手,激發學習動機;一點點小技巧,就能改造平常熟悉的小遊戲,這種成就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忱及創意,寫出專屬的小程式。隨後,孩子們必須上台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創作軌跡。

程瑋翔整合教學經驗,規劃一套「程式小講師培訓計畫」。目前這個計畫在「林業生基金會」已經達到階段性成果,他期望這套課程推廣到更多資源缺乏的弱勢團體及偏鄉學校,訓練自己的小講師,小講師再訓練小講師,貫徹基礎的 AI 程式教育。

【「教」之前,「學」得更認真】

除了在基金會長期扶助的育幼院進行,程老師「小講師計畫」也對一般的學童開放,藉由營隊的方式,進行密集的培訓課程,訓練孩子的口條、講述方式、換位思考及勇氣。有趣的是,準小講師面對老師的嚴格要求,變得非常虛心受教、乖乖調整,不復往日的調皮與反抗,因為他們兢兢業業的希望成為一位好老師。

參與培訓的孩子,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可能成為小講師,再去幫別的小朋友上課;在這個前提下,學習心態完全改變,為了「教」得好,他們「學」得更精細,過去可能懵懂隨便的細節,會去鑽研或不斷詢問、親自操作,就怕自己被「學生」問倒。

【小手拉小手──親身體驗生命教育】

程老師帶著小講師們,採用志工服務的方式,受邀至偏鄉或弱勢團體幫孩子們上課。程老師說,孩子在現代環境中,常常失去體諒與包容的經驗,進而抱怨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人際關係不好、為什麼沒有人來幫助我……

但是參與培訓計畫後,在尋找自信的同時,開始體會「付出帶來什麼?」「社會回饋意味什麼?」孩子的想法很純粹,只有體驗才會有感動,有感動才會帶來改變。這是一堂讓孩子親身體會的生命教育。

【接棒傳承──曾經台下的孩子,招考小講師】

弱勢孩子缺少的並非聰明才智,而是學習的機會,上過課的孩子,因接觸程式設計而產生興趣,且學得非常好,課程結束後主動參與公益講師的招募;公益課堂開始前,孩子都知道,他們學習到的不只是片面知識,當課程開始,他們就是「準講師」的角色,因此學習的信念與氛圍因「傳承計畫」而嚴謹扎實。

課堂由被動、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環境,轉變為主動穿插著孩子帶孩子、以學生教學生的學習環境,擁有創作熱情,並在不斷重複「失敗 ──學習──再試一下」的歷程中,獲得最好的成果。

程瑋翔多年來持續與「好創意」及「林業生基金會」合作,深耕社會公益活動,「程式科技教育」的推廣與「小講師接棒」並非只是放煙火式的絢爛,而是一代傳承一代的永續活動。





成果與效益:

一、反覆的「1/3 的示範教學,1/3 的引導設計,1/3 的交換自主設計課程」,建立起有趣、且孩子可以接受的「數學遊戲化與簡易 Scratch AI 課程」,例如:「貪吃蛇的自動循跡」、「小精靈遊戲」、「Flappy Bird 機械學習」等,由孩子熟悉的遊戲著手,不用高深微分方程、線性代數,利用基本邏輯概念,手把手種下 AI 的種子。

二、「教」與「學」的成長。孩子在「教」的前提下,「學」得更有熱忱、學習熱忱一提升,各種鑽研、廢寢忘食、專注的學習態度就會出現,使學習更有成效。

三、程式科學與生命教育的結合。訓練程式教育小講師,除了「程式教育」的專業知識外,還要不斷加強鞏固孩子的價值觀──為何付出?當志工有什麼意義?愛是什麼?分享的定義?最後實際體驗。

四、許多小講師原本就是育幼院或弱勢團體一員,接受「程式教育」並接受培訓後,成為志願推廣 AI 入門的義工講師,為其他孩子上課,將曾經接受的愛傳遞下去。




影響力與擴散性:

一、2015 年,至安仁之家──孩子們學會設計課程,架設臨時電腦教室
二、2015 年,城市與原鄉交換課程之旅「翻轉學習 未來無限」
三、2015~2017 年,「把愛傳下去 送愛吉峰國小」──桌遊與程式寫作。孩子帶著課程回母校,建立感恩而長久的回饋關係。
四、2016 年,「一場孩子教大人的桌遊晚宴」,訓練孩子桌遊設計,親子共學使親子關係在遊戲中更融洽。
五、2018 年,台中夢笛卡兒之「心課程」設計。6 個月時間學生們共同參與設計,尋找適合的材料一次一次的反覆嘗試,才能在夢的舞台裡,無瑕的完美表現那成品與程式設計。
六、2018 年,參與「數學咖啡館 小樹苗」活動。
七、2018 年,舉辦「青蛙叔叔共學成長營」。
八、2019 年,預計舉辦「初學 AI 程式設計講座」,培訓未接觸過程式設計的教師與實習教師學習基礎 AI 教學課程。




相關連結:

程瑋翔老師-1Know 翻轉經驗分享與焦點座談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