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雲林縣虎尾國中雲造YUM

我們自造我們所需要的世界


人類歷史的起源,就是依靠一雙手,不斷前進。雲林縣虎尾國中的雲造中心希望藉由製作日常用品,開始觀察周遭生活,透過學生「動手做」,從中學習數理邏輯,並能解決生活問題。設計自造成品,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獲得了成就感、歸屬感,更激發「想要的東西自己做、壞掉的東西自己修」的自造精神。

動手做也許是教育的新精神,卻不是什麼新的概念,學生的家長也有許多是鐵工、務農等「自造者」,藉由課程,孩子可以體貼家長,也更加尊重屬於我們的傳統技藝文化。雲造 YUM 有六大主軸:金屬工藝、木作工藝、陶土工藝(複合材料)、纖維縫紉、數位設計(CAD、CAM、程式、機電、新興科技)和科學探索,除了發展新的科技,我們更重視老科技的傳承。


專案具體內容:

虎尾國中於 105 年接下自造中心計畫,一開始的重點放在空間營造、設備購置、師資培育、課程發展,再於 107 年任務轉型為科技中心,當時科技領域課程在九年一貫課綱下,與自然合併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然而在升學導向的影響下,生活科技大多無法落實在學校的課堂當中;另一方面,電腦課程於國中小屬於彈性課程,可上可不上,這也造成資訊科技無法確實落實的原因。

面對即將上路的 108 課綱,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將合併為「科技領域」,本專案主要目的協助將雲林縣國中小科技領域的空間設備、師資課程重新拉回教育現場。為此,雲造 YUM 扮演著輔導與協助區域所屬學校的重要角色。

【多功能主題教室配置不設限,任你變化玩創意】

學習是一項很在乎環境感受的活動,因此我們格外重視「空間營造」。目前有五間教室在運作,不同於以往傳統制式教學空間,自己的教室自己改,我們使用我們的木作能力(不足之處我們會自我進修去加強)、設備、木材,依據老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所需要的部分,做特別的設計與思考。

「金屬工藝教室」:也是美術教室,是雲造計畫的主體,一個空間多種用途,如同好創意可以滿足許多需求,這裡也可當成金工教室與多元教學區。這間教室開設的課程有銅片鋸切鑰匙圈與銅戒打造,不僅空間美善,且老師教學細心有創意,每每開放報名就額滿,廣受大眾歡迎,這個學年就辦理 38 場研習(包含至嘉義、台中、彰化到此上課),總時數 114 小時,累積人次 570 人。未來正在規劃增添「造型鉆具」與「琺瑯爐」,領域將擴及「重鍛敲」與「琺瑯工藝」等看似深奧遙遠,但其實在生活中皆可觸及的傳統工藝技術。

「木作工藝教室」:將看來南轅北轍的木工教室與生科教室融為一體,配合中央 60 萬元補助改造,目前設備齊全(帶鋸機、圓鋸機、車床、平鉋機、壓鉋機…等),幾乎可以打造各種木製產品。因為有材料、工具、技術、創意,師生們有能力進行空間改善與規劃,並著手開發生活用具(線軸架、木椅)、藝術美感(多面體燈具設計)、微型木作設計(微型課桌椅)等相關課程。

「陶瓷工藝教室」:由美術老師陳珮綾進行手捏陶的課程,也搭配燒製,其他多元課程如翻模、仿多肉植物黏土由林永欽老師執行,希望將陶瓷工藝親民可愛的一面帶給學生與民眾,縮短現代人與傳統工藝的距離。

「縫紉教室」:速食消費年代,布製產品隨處可買、用過即換,誰還願意靜下來仔細地動手縫製一件物品呢?在這裡的學生願意。這是一間擁有非常完善設備與空間的縫紉教室,由陳麗秋老師與學校裡喜愛縫紉的同仁一同管理。課程從最初的「孩童髮飾設計」到「配戴飾品設計:布帽、口罩」、「生活用具設計:面紙盒、紅包袋」、「布作收納設計:托特包、筆收納」,未來將有學成畢業的校友進駐,帶著開花結果的專業來此開設「服裝設計課程」,並已確定再添購刺繡機、拷克機,很令人期待!

「數位設計與自造教室」:除了老科技的保留傳承,面對新世代的學生,我們也重視新科技的教授,目前教室中有 9 台 3D 印表機、絹印感光機、有桌上型電腦、筆電預計增設到 14 台,將打造成網版印刷、數位設計自造、程式設計(mbot、arduino、microbit、webduino、LinkIt 7697)皆可在這自造教室完成。這裡可說是一個將點子從無到有自造而成的魔術空間!

【複合式跨領域教學 開啟創新眼界從傳統手作開始】

在六大主軸的課程中,多以「主題」進行跨領域教學,希望課程無論老師學生都會有「好想試試看」的學習動機。例如班服製作,從設計到成品,結合了美術設計、家政、和電腦繪圖、絹印、團隊合作等領域;再如製作一盞 IQ LIGHT,過程有燈罩組裝、木塊鑽洞打磨、銅管打磨彎折、穿線連 Led 燈條等簡單線路配置、合體修飾,共碰觸到美感設計、木工、銅鐵、電路等技藝和能力,過程中也在訓練學生的整合力、看事情的多元性,畢竟真實生活的樣態並非分開運作,而以「實用之美、賞目之美」為中心結合在一起。

雲造計畫的對象主要是國中小學生,我們認為這年紀的孩子,多點動手做、實地拿工具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優先於面對電腦螢幕、利用電腦設計、數位自造等課程。希望這條已打造出來的路徑可以長長久久,不會因為計畫消失就斷絕了,所以雲造 YUM 首重老科技的經營與傳承。我們也發現這些老科技可以有效連結起老中青三代,更深認識所處社會的歷史文化演變,以及自我價值,例如文創手作的作品,讓師生能理解手作的意義與背後所花費的時間心力,不再只以價格為評論的標準。



成果與效益:

一、教師研習與學生營隊:
108 學年度我們就辦理或協助研習多達 97 場,每場研習的備料、教學、收拾打掃都是教學的一部分。我們藉由教師研習與學生營隊讓更多的師生可以一同參與,更讓老師可以帶回學校進行教學,讓更多孩子受惠,如「藻膠石膏手模自造」擴及學生達 600 人次,「微木工學生椅」課程也達 1125 人次。

二、網路推廣:
雲造 YUM 每次的研習、每天的歷程都會分享於 FB 或者部落格,並藉由老師們的回饋,進行調整與修正,以達網路教學共備相輔相成的良好循環。FB 社團檔案區也有許多發展成熟的教案,免費提供老師參考。

三、參訪交流:
這三年高達 30 多個團體至雲造參訪交流,針對多變創意的空間營造,也分享團隊運作、課程發展的方向與歷程。邀請大家有機會來虎尾國中雲造看看,感受教育空間不一樣的面貌。

四、學生回饋:
用手實際「碰觸」知識,是雲造 YUM 培養學生自造精神的起步,學生很享受在其中:「不只是好玩,對生活也有幫助,像是衣服破了可以自己補。」手工自造也很要求細節與精確,「如果沒有精算質量、重量,作品就會失敗。為了想要成功,就會更認真聽課,藉著課程內容,希望把作品做得更好」引發學習動機,也讓孩子們曉得精確的重要。更有一位孩子在縫紉課中獲得極大興趣,立定朝服裝設計師的志向前進,「媽媽車直線,很慢,我的話,咻,一下就縫好了!」她在實作中找到滿足的成就感。



影響力與擴散性:

雲造 YUM 一開始其實沒有想到會有這麼豐碩的成果,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太多了。而今,我們凝聚了雲林縣科技領域發展的教育夥伴,包含輔導團、科技中心群、科技領域第一線教師,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空間,不藏私的分享這兩年來的教學經驗,讓大家不再是孤軍奮鬥,在科技領域教學中可以傳承經驗,有所依靠。目前 FB 社團人數為 1839 人,108 學年度中即辦理 97 場研習,擴及人數達 3500 人,並持續規劃舉辦更多研習和活動。未來將持續發展、構思科技領域的課程內容,並藉由研習、網路社群分享給各地需要的人。


相關連結:

【TVBS】教學不一樣 鄉鎮大玩互動體驗動手做
【創世紀NEW+】當學習走出平面 課程不再單調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