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林宣安 臺中市長億高中教師

SEP 賽 E 趴教師專業社群


物理老師很嚴肅?化學老師說天語?這些基礎科學老師長年習慣單打獨鬥,國中理化老師林宣安深刻感受到在教學現場的無力感,希望更多理化老師一起討論、激發教學創意,同時也能互相鼓勵打氣。老師是教育現場最重要的關鍵人物,影響一個老師等於幫助了數千個學生,一個由下而上的教師社群,可以讓老師影響老師,讓老師幫助老師,「賽 E 趴」教師社群的雛形便由此開啟。

教學分享會上,老師們示範肯特管教具,拿著麥克風高低音的「咆嘯」,聲音很嚇人,但是共震出的水波紋很美麗!物理化學、自然科學老師們走出教室、走出學校,相互探討教學模式、有趣的創新教具,並從中獲得教學能量,即使是嚴謹的科學也能充滿新奇與歡樂。

專案具體內容:

賽E趴教師專業社群於 2014 年由臺中市長億高中林宣安老師的號召,邀集臺灣各地教師社群的領頭羊共同成立, Science Education Party(SEP),和九月的縮寫一樣,代表著學期與學習的新開始!

初期,我們希望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分享教學經驗,因此舉辦了第一次賽E趴全國的分享會,吸引了全國超過兩百位老師主動參加;2015 年,更利用分場的模式深入討論主題式的教學;但我們希望這樣的社群不單單只是專家老師的分享,因此在 2016 第三年的全國大會,我們廣發英雄帖,邀請現場老師主動分享教學新點子,也因此挖掘了許多新秀老師投入賽 E 趴的分享社群。

【從每年 1 次到每年 6 次的分享教學】

由於這三年來的努力,賽E趴逐漸在國中自然科老師(尤其是理化老師)的心中留下了專業社群的印象,但每年一次的全國研討會似乎也無法持續點燃老師的需求與教學熱忱,因此從 2017 年開始,我們將每年一次的全國研討會轉型為每年六次的固定聚會,並在全台北中南輪流辦理課程共備,有鑑於理化老師都習慣單打獨鬥,因此我們轉型的初期主要以理化為備課重點,以三次段考為切點,邀請參加老師主動分享教學單元,現場的氣氛並非研習的模式,而是所有老師參與課程如何進行的深入討論,完全聚焦在課堂的有效學習,不花俏也沒有任何壓力,我們不強調參加人數,反而希望在小團體的模式中讓每個老師都有參與討論的機會,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切入分享者的內容開始進行共備的討論。

【備課主軸與手作教具的擴增與整合】

另外,我們也因應新課綱探究與實作的精神,每次都會安排一個教具的實作,讓老師可以帶回與同校老師分享,並實際運用在課堂教學,每次的活動結束,社群老師都會有許多的建議與回饋,因此從 2018 年開始,我們有了核心小組的成立,核心小組老師會在活動辦理前一個月先進行課前的討論與小共備,決定下次共備的辦理主題與分享的方向,加上有許多理化老師身兼地球科學的教學,因此我們也邀請地科老師加入核心小組,並確認目前主要共備的主軸方向:從會考試題切入教學重點(地科,臺南仁德國中林麗芬老師)、多元評量(理化,臺南後甲國中黃鈺心老師)、課程設計的實務操作(理化,新竹市三民國中曹力升老師)、探究與實作課程研發(理化,臺中市長億高中林宣安老師)。

單單一個社群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賽 E 趴也和中央輔導團自然科學領域、高雄科工館合作開發教具漂箱,也就是以單元為主題的手作教具供老師們無償借用,也因為這些外部資源的整合,讓賽 E 趴每次的共備總是讓人收穫滿滿。

【科學回歸生活,老師帶學生精進動手實作】

2019 年我們又有新的嘗試!這幾年 Maker 風潮席捲全世界,許多教育方向也都希望納進 Maker 的概念,但往往為了成品的美觀、技術的不純熟或炫麗的功能,直接使用半成品組裝或是高端的機械來進行加工,反而失去了原始 Maker 從「零」開始的精神。在此我們希望 Maker 教育可以回歸到基本功的訓練,包含材質的認識、基本工具的使用、機械裝置的認識等,而非一開始就進入高端的機器人或 Arduino 等課程,因此我們開始了第一年外掛的課室外教學計畫──「玩具醫生」。

「玩具醫生」計畫並不是要修理玩具而已,主要的方向是希望教導孩子如何使用工具拆解玩具,並藉由家長的協助,以及玩具醫生們(志工老師與社會人士)的診斷,讓孩子學習簡單的修復技巧,並從過程中了解相關的運作原理,若無法修復,也可以拆解零件再重組成其他有趣的玩具。我們的想法很單純,沒有任何教學壓力和學理,只是希望帶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和惜物的觀念。這樣單純的計畫,意外的得到許多老師與社會人士的迴響,包含創藝文化基金會、台灣多媒體創意教學協會、臺中市太平區公所等單位的贊助,第一次的辦理就爆場,也讓我們感受到賽 E 趴社群的力量!

同樣在 2019 年,因為央團教具漂箱的推廣非常成功,許多老師對實作教具有強烈的需求,因此我們也嘗試開辦主題系列的連續性探究實作課共備課程,今年以電學為主,每個月一場、共五場次的電學實驗融入教學的實作與教學經驗分享,期望透過主題性的活動,讓老師可以精進自身的動手能力,並進而影響學生探究的樂趣與技巧。

【老師不無力,教育能量生生不息】

賽 E 趴教師專業社群從 2014 年成立以來,每年都有新的嘗試與突破,每次都在不斷的進化與調整方向,這是一個〝活〞的社群,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教師專業社群,我們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由下而上的力量讓教學現場活化,並能從這些社團老師開始逐步擴張影響力,讓每個老師都可以找到共同打拚的夥伴,並能樂於分享彼此的資源,如此整個教育界就能生生不息,即使某天賽 E 趴不再運作,曾經參與過的老師也不會就此停下學習的腳步,因為,賽 E 趴的精神已經生根在他們的心中。




成果與效益:

賽 E 趴從 2014 年成立至今已五年,辦理過三場次全國性的大型研討會,參與人數合計超過 500 人次,各地區域性的課程共備聚會至 2019 年 5 月共 12 場次,參與人數合計超過 300 人次,2019 年首次開啟的玩具醫生計畫約有 100 人次的參與,電學實驗融入教學五場次合計共 100 人次,社團老師分享的教具教材超過數百件,並無償分享在賽 E 趴 FB 社群(不公開社群)的網站,許多老師也因此運用在課堂教學,影響的學生人次難以估算。

林宣安老師也因此每年受邀到物理教育學會的年度研討會,以及許多學校場合進行教師研習分享,並不斷分享教具研發與現場教學的心得,讓社群每天都有新的訊息討論,也讓原本習慣單打獨鬥的理化老師開始走出學校,和更多熱血的老師一同討論分享教學,也更能讓自己在不斷充電的過程中永保對教育的熱忱。



影響力與擴散性:

賽 E 趴社群主要透過 FB 不公開社群聯繫與散播教學相關的訊息,目前社員共一千多人,累積的教學檔案約數十篇,雖然我們不是最大的教師社群,但我們專注在國中理化地科的課堂學習,沒有花俏的活動,而是扎扎實實的課程討論,逐漸興起了另一股屬於賽 E 趴的風潮。


相關連結:

【科技大觀園】從傳遞科學知識到傳遞科學精神
【風傳媒】林宣安×「賽E趴」自然科老師社群 明星老師,分享最菜的一堂課
台灣多媒體創意教學協會
img
Copyright© 2019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